• home > SpecialTopic > business > 中欧商业评论-封面 >

    “进谏”有点难|中欧商业评论

    Author:[email protected] Date:

    一个来自国企的“菜鸟”,一个身处民企的骨干,均欲向上建言,却都有无力感。组织出了什么问题?怎样向上提建议才更有效?

    国企菜鸟观察记
    文 / 莫赫  某央企法务培训生@北京


    我曾在国外学习到一个优秀、成熟的企业通常具有“自上而下”(Top-Down)和“自下而上”(Bottom-Up)的双向沟通法。“自上而下”的沟通法包括公告板、企业内网(Intranet)、海报、通讯稿等;“自下而上”的沟通法则有员工会议(Staff Meetings)、简易午餐(Brown-bag Lunches)、全员大会(All-hands Meetings)、开门政策(Open-door Policy)等。这样开明的工作环境和企业氛围无疑令人向往。
    然而作为现实中一名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国企菜鸟,你不知道领导的联系方式、不了解领导何时在办公室、他们房间的门大部分时间是关着的、大boss唯一停留的几分钟身边也都围绕着小boss、上楼时你和领导的电梯是分开的、中饭时领导和你出入两个不同的食堂……连领导的影子都摸不到,何谈与领导说话。

    不再问“为什么”

    一开始我也会问小领导:为什么要写这个报告?报告的对象是谁?小领导只说这是上面要求的,令你连质疑的对象也找不到。后来知道,是大领导布置了任务,任务又被层层下放,最后各种零活都堆到了一线员工手上。于是菜鸟每天就不断地完成这些没头没脑的任务,像个陀螺一样在原地转。譬如,领导要求一个同事做一部短片,说是开会需要。同事张口欲问详情,却发现领导早已匆匆离去,再擅长做视频的人面对这样的任务也无能为力。每一层的领导都向下单线布置任务,不多做解释(解释越多,越容易错)。一头雾水的员工自然不可能表达想法和建议,久而久之就不再去多想多问,不再有好奇心,毋论责任心。

    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我也试过给公司提建议。刚进公司的前两个月是业务忙季,但我们部门严重人手不足,我灵机一动,提议招一些法学院在校研究生来实习。我还没说完,立马就被小领导否决了,直呼“我们从没这么做过,实习生都是上面指派下来的”。我还天真地继续阐述这样做的好处:“学生聪明、愿意多学多看,正好解我们的燃眉之急”,他直接打发我走了。直到现在,菜鸟也不得其解,为何不开这样的先河。也许有许多对公司真正有益的提议就这样在层层向上的过程里,不知被谁、为了啥理由给拍死了,只得一起和稀泥。
    总之, 我在这里感受到的“向上沟通”,就好比从打印机里出来后直接进入碎纸机的一张纸。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民企老板这样处理“小报告”
    文 / 穆思如  某知名民企青年骨干@上海

    如果说国企的问题在于“隐形的领导”,在我看来,民企所有的问题,都是“人治”痕迹太重的问题。
    先简述一下背景,我的公司是一个国外品牌,但它的中方经营权卖给了中国企业家,算是外企壳,民企心。CEO恰似亡国皇帝,亲小人、远贤臣,容不得比自己有才的下属。有一次外方代表来了解中国公司的具体情况,向我们询问公司有无问题,一个新员工老老实实地把她认为值得改进之处统统告诉老外。CEO知道这事后气急败坏,到现在还一直给这姑娘穿小鞋。
    说到底,由于民企的管理不规范,“看人下菜”不是新鲜事,因为提建议“开罪”了某个“腕儿”,那可有你的罪受了:报销的时候财务为难你,业务讨论的时候主管不给你面子。碰上这种领导,有冤也没处说。
    A女是我们公司的公关副总裁,自视较高,两年内完成了从公关专员到公关副总裁的三级跳。B男是公关专员,没日没夜地忠心管理着CEO的微博,讨得了CEO的欢心,虽位置不高,却常能与CEO直接沟通。有一天,A女与B男为工作的事在办公室起了争执。A女在午休时秘密造访CEO,状告B男的自作主张。CEO遂与B男谈话,不料后者绝地反击,对A女工作中的浆糊点进行梳理。CEO大人hold不住了,于是把A女告状的原话复述给了B男听,并表示自己能理解B男的处境。B男离开后,A女登场,CEO故伎重演,又把B男所言讲给A女听,顺势指出A女需要改进之处。

    ……

    (本篇全文发表于《中欧商业评论》2013年9月号。订购热线:021—28905977


    转载本站文章《“进谏”有点难|中欧商业评论》,
    请注明出处:https://www.zhoulujun.cn/html/res/business/CEIBS-cover/2016_0218_73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