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ome > SpecialTopic > business > 中欧商业评论-封面 >

    提升管理者的魅力值|中欧商业评论

    Author:[email protected] Date:

    靠神秘主义和单向宣贯堆砌出来的魅力,是极其锋利的双刃剑。

           尽管沟通和交流的环境发生了变化,但人们对于有魅力实体、人物的心理却并未发生根本的变化。社交媒体改进了魅力人物、产品的传播路径,但并没有改变那些成就魅力的因素。

    魅与力

           人的魅力,尤其是管理者的魅力,其本源来自自我修为,来自做出表率。魅和力两个字合在一块(charming),是指本身具有吸引力。但据我的观察,中国人的魅力管理更注重“力”,而不那么注重“魅”,或者是误认为“魅”会随“力”自然产生,因此较少注重自修自省,而是更多考虑如何包装、如何策划、编写故事、如何让媒体报道推广。

           魅力通过接触而充分展现,也在接触中预伏了被稀释甚至丧失的风险。比如,有的管理者以威严的气场而魅力十足,通过接触传递出来的魅力远远大于阅读其讲话带来的感染力。本质上,魅力的形成与受众的期许紧密相关,能够实现预期就有魅力。那种靠神秘主义和单向宣贯堆砌出来的魅力是极其锋利的双刃剑:一方面,如果为受众所接收,就会产生乌合之众的巨大力量;另一方面,一旦开始衰减,则可用急跌来形容,产生极其巨大的负魅力,且具有持久性。因为神秘主义带来的期望很高,一旦期望破灭,就很难重新树立起来,其路径表现为从“期望——满足——魅力”转变为“怀疑——寻找非正式的负面信息——进一步预防措施”,此时,受众产生了防御心理,随时准备认知资源和注意力进行辩难。

    社交媒体时代的变与不变

           让人的魅力产生具有更大范围的影响力,当然要靠媒体的传播。媒体往往会自觉或不自觉地把人物的活动故事化、概念化、角色化。比如,微信朋友圈里有人吐槽说,一位知名企业家演讲时不断低头看稿,还磕磕巴巴,气场不足,与名头甚大的身份非常不称。但是,骂不骂他,讽刺不讽刺他,他原本就是那个样子,只不过之前有的人非要拔高他而已,只因为他做出了常人所做不出来的事业。

           在社交媒体之前的电视、报纸时代,魅力公式还基本是“以成败论英雄”,管理者的魅力丰裕度往往和业绩挂钩。譬如一些知名的企业家业绩突出,大家就会认为他们了不起。社交媒体的普及带来了三个变化。首先,公司规模不大的企业家也能很有魅力,甚至普通人也能拥有巨量粉丝;第二,产品和服务本身日渐成为话题的中心,成为魅力越来越重要的传播载体;第三,策划和执行的难度都大幅提升。之前,媒体人真正能挖到的东西,都是策划人员精心安排过的。但现在,很多信息被社交媒体以相对低控制程度的方式释放开来,使得故事没有了“包袱”,或者一些管理者本身缺乏应有的意识,使得“包袱”散落在社交媒体之中,缺乏合力。

           然而,魅力本身的讲述载体——故事性并没有发生变化。例如,本来生活和褚橙的合作能引起很大反响,就是因为有故事做支撑:两个主要创始人的经历相似,又各自在另一个行业从头再来,有点惺惺相惜;不屈不挠、共同的悲情,才能演绎出“吃的不是橙子,而是一种精神”的情节来。为什么有的产品不火呢?因为它没有故事,或者讲得太平淡。当然,当市场已有大佬时,后来者的故事也不好讲。然而,不管好讲还是不好讲,都要讲。

    ……

    本篇全文发表于《中欧商业评论》2014年4月号。订购热线:021—28905977


    转载本站文章《提升管理者的魅力值|中欧商业评论》,
    请注明出处:https://www.zhoulujun.cn/html/res/business/CEIBS-cover/2016_0218_74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