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ome > SpecialTopic > literature > history >

    世界工程师日,纪念我最敬佩的:工程师治国,龙腾九渊!

    Author:zhoulujun Date:

    2009年,工程师出版的《论中国信息技术产业发展》中指出:预计到2020年,国际上微电子技术水平将发展到14纳米。我们研究人员要争口气,否则发达国家在核心技术方面总是要卡我们的脖子。

    小时候,听说总工程师的丰功伟绩,也听说过他提出过:“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

    小时候,不觉得工程师有多伟大!现在觉得,是经天纬地!

    回顾一下占据同年时代的记忆,那位伟大工程师的经历:

    1943年秋,考入南京中央大学(现东南大学)电机系,1945年日本战败投降后,国民政府下令原汪伪中央大学解散,因此转入上海交通大学, 1947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电机系。

    上学时成绩名列前茅,尤其精于数学。曾在职业学校里教过几何课程。他虽然不是一位数学家,却在我国的数学界留下了几个值得被铭记的故事。

    长者教数学



    翻看《中国电机工业发展史——百年回顾与展望》

    我念电机系,主要受到两个因素的影响。首先,是受到家父的影响。我父亲曾多年任职于张謇创办的南通通明电气工程公司,是一位电机工程师。

    我是在扬州上的中学,高中念的是土木工程科,高二就开始学习微积分了。教我们微积分课程的是杨德隅先生,新中国成立后他在西安交通大学任教。他第一堂课就讲了庄子的一段话:“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我的脑子里建立起极限的概念,至今不忘。杨德隅先生的讲授,为我后来学电机工程打下了比较好的数学基础。

    我从上海交大毕业不久,新中国就成立了。回想起来,我从南到北工作过的岗位,大都离不开一个“电”字。从食品企业用电到电机工厂设计,从第一汽车厂动力分厂到上海电器科学研究所,从原子能发电到机电工业,基本上都在这一行工作。后来,我虽然担任了多种领导职务,但一直关注我国电机工业发展。

    大学毕业后,进入上海当地的粮服工厂工作。

    历任上海益民食品一厂副工程师、工务科科长兼动力车间主任、上海制皂厂第一副厂长、一机部上海第二设计分局电器专业科科长
    • 1955年,赴苏联莫斯科斯大林汽车厂实习。

    • 1956年回国后,任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动力处副处长、副总动力师、动力分厂厂长。

    • 1962年后,任一机部上海电器科学研究所副所长,一机部武汉热工机械研究所所长、一机部外事局副局长、局长。

    • 1982年后,任电子工业部第一副部长

    80年代,长者在电子工业上的高张远瞩,成就中国工业蓝图!


    1989年3月回到母校,作了一场演讲,内容被整理成为《能源发展趋势及主要节能措施》,刊登在当年第三期《上海交通大学学报》上。同年,《论世界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新特点与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战略问题》,推荐大伙看看!

    2008年,时年82岁的工程师发表了题为《新时期我国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的论文,这篇14年前的论文,如今看来仍极具前瞻性!

    image.png

    2009年,工程师出版的《论中国信息技术产业发展》,这本著作收入了他在1983年至2008年间关于信息技术产业和信息化问题的重要论文、报告、讲话、文章27篇,附录2篇,17万余字,其中许多文稿是首次公开发表。

    《论中国信息技术产业发展》

    其中最精彩的莫过于:

    预计到2020年,国际上微电子技术水平将发展到14纳米。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核心技术是买不来的,必须靠我们自己,只是一代又一代的引进新的生产能力是赶不上世界先进水平的。我们研究人员要争口气,否则发达国家在核心技术方面总是要卡我们的脖子。

    0ce3b81f72044473afd91b77b4fedd15.webp

    你就说佩服不佩服!


    从学术能力与工程能力上,长者确实有经天纬地之才——别的,屌丝也不能、不敢瞎BB!

    But, in a larger sense, we can not dedicate—we can not consecrate—we can not hallow—this ground. The brave men, living and dead, who struggled here, have consecrated it, far above our poor power to add or detract. The world will little note, nor long remember what we say here, but it can never forget what they did here. It is for us the living, rather, to be dedicated here to the unfinished work which they who fought here have thus far so nobly advanced. It is rather for us to be here dedicated to the great task remaining before us—that from these honored dead we take increased devotion to that cause for which they gave the last full measure of devotion—that we here highly resolve that these dead shall not have died in vain—that this nation, under God, shall have a new birth of freedom—and that government of the people, by the people, for the people, shall not perish from the earth.

    能够熟读此段的,都值得致敬……



    转载本站文章《世界工程师日,纪念我最敬佩的:工程师治国,龙腾九渊!》,
    请注明出处:https://www.zhoulujun.cn/html/res/literature/history/2025_0304_95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