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ome > about > 心路历程 >

    4月,春未归……

    Author:[email protected] Date:

    人都说:有钱不如有权,有权就有一切。那反过来说,有权不就是为了找更多的钱财来满足其虚荣心和无止境的欲望吗?每个人都隐藏着私欲,又如何去淡定心境与世无争?又如何去面对人间的
    春,据说已经来临。但是,我却嗅不到一点朝气。踢了一个下午的足球,软瘫的像团棉花,充满着郁郁空气,而又空无一物。脑袋还像注水了一般。意识就想漂流在污水上的白色垃圾,四处游荡。实在已经无法静下心来。感觉心,已经长出厚厚的老茧……

    往事依依,心事重重。念往昔,已然毫无知觉的心,又不忍隐隐作痛,竟把痛深深埋葬,然而死去的灵魂祭奠过,只好祭奠走过的风景,那些支离破碎的往事……只是心还喊着要自由,期盼春的到来,期盼草长莺飞,期盼春风吹又生……

    梦里不知身是客,一响贪欢。无奈流水落花春去也,竟不知春未归!

    “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往。

    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百啭无人能解,因风飞过蔷薇。”

    好雨知时节,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但是,只看见死亡在发芽,不曾有春的痕迹。

    春未归!春风却绿江南岸,万紫千红总是春。或许,心早已如同盲人的目,对于什么是春,早已失去感知。

    不禁让感伤莫名地在指尖行走。然而,我想还不至于哀嚎的境地。跟奥巴马聊天的时候侃,俺们肯定会成功。但是,却没有一点底气。感觉目标的地平线越走越远,即便有夸父那般意志,却如同玻璃窗前的苍蝇。有人说,你应该振作,只是黎明前的黑暗。而我,仿佛看到地狱底层暗黑力量。那黑暗夹杂着亡灵的气息,如幽灵般,反反复复,恍恍惚惚……

    我爷爷告诉我说他在读私塾的时候他们的先生就告诉他们说:“你们是国家的希望。”于是他又告诉我爸爸说:“你们是国家是希望。”我爸爸在告诉我,我估计我还要告诉我的子孙,说:“你们是国家的希望。”于是这么一代一代传下去,希望始终只是希望,近两百年来,中国的国民,无论贫富贵贱,都有一个强烈的愿望,就是希望我们的国家强大。但是中国依然如此。进步也的确是有的,即使没有我们也会自夸一番。于是国民真的以为我们的祖国如何如何地进步了,但是如果诸位放眼于这个世界,扪着良心说句实话,中国依然还是那么落后。而人,始终在挣揣。

    就这样沉沦于此,自己究竟要做什么,我不知道,亦不无法获知。

    因为夜未央,冬未央,春未归……

    红尘醉,醉红尘,红尘梦,梦红尘,红尘二字折煞红尘人,心易枯,梦残留,只是伤到更伤处!

    往昔不复的天真,渐渐被失落湮没,二十几度光阴,回首,能品味的只能是一杯苦丁。凉去的茶水,远去的年华,一度随流水淡去。这漫漫人生,试着拾起曾经遗失的记忆,繁华落尽,让人感觉记忆却是一片泛白和粘着稀疏的墨迹,正如看不懂的水墨丹青画。

    荒了的流年,留下的,只是所谓浅浅的感伤,碎了一地的天真,努力拼凑着……

      或许,痴念着回不去的记忆只会徒添悲哀,那么,违心割舍会带来几许欢愉吗?不,不能。割舍了只会更痛,最难以割舍的莫过于回忆,越是隐藏,越是记得深刻。造已习惯了视频编辑,然而人生却非录像.即便再不想于灰色世界之中黯然徘徊,却无法编辑记忆

    若能真正放下,在滚滚红尘中淡然处世,才乃大智。在红尘是非中放开纠结心灵得到自渡之人过后转眼来看,一切,不过是过眼云烟随风飘散。

    眺望窗外,无数霓虹斑驳闪烁;在暗夜的岑寂中万般耀眼。

    时光如浮云,疾驰;岁月如落叶,飘逝;怆然回顾,含泪聆听。

    万滴苦泪凝在双眸,失落和伤感,如烟似雾,索绕不休,袅袅弥漫;

    于是,孤独降临,只好与暗黑作伴;心寂寥,梦孤独。依旧在等待,依旧在憧憬……

    散乱思想,如散开自己的落寞,数不清的多少无奈,独自憔悴,独唱伴月光。

    弹指一挥间,二十三年又过。而我还是那般为了生活,为了心里的那丁点希望而长吁短叹、愁眉不展。

    生命中,总会有很多的人遇上,也总有很多的事情碰上。不管是亲人和朋友,亦或过客与敌人,离去的还是又相逢的,快乐的事还是烦恼的事,最终都会遭到记忆的抹杀,只剩下那些看得见的痕迹——自己和家人的生活状况。

    一路走来,每件事情、每个人物——熟悉的和陌生的都在反反复复上演。在经过那么多的挫折和磨难之后,留下的只有岁月洗礼后的沧桑和那一份所谓的成熟,只是我们不知道那代价是不是过于沉重?

     一分耕耘,一份收获。慢慢的一种伤感和冷漠,对任何任何事物和人都自然而然的产生一种排斥和不相信,需要自己再三验证才能确定真伪、友善。太多的谎言,太多欺诈,而又不得不忍受,而且还要游刃其中……于是那些伤感的音乐和哀伤的文字便占驻了疲惫而飘渺需要充实的内心,而表面却还要假装着惬意,觥筹交错,阿谀奉承……

    在劳累了一天之后,还是独守着电脑。听听神秘园的歌,聆听那如诉如泣的用真实演绎出来的声音,彻底放松自己那根紧绷的心弦,沉醉到那种虚幻的美好乐园之中,让自己灵魂,在自己的国度里任性的驰骋。

    总想写点什么,但是,下笔却有那么多的辛酸在这个时候全部爬上脑海,争先恐后的都想要在键盘上游走,最后如没有将军的兵团进攻,煮成一锅稀粥,慢慢咀嚼。或许是当年的年轻气盛,或许是当年的懵懂无知,也或许是当年的天真幼稚,才有了这诸多的大吃一惊和痛彻心扉。读着自己的书,写着自己的文字,到了后来,几年中听过几节课自己也未必知道。叛逆,最终逃脱不了被征服的宿命,只是潮湿的眼眶,澎湃的心潮,化作苦涩又而曲折的乐章,谱写出无人能懂哀怨……

    想不明白为什么,因为,夜未央,冬未央。

    春未归,归来的只是子规

    春光迟来、冬寒料峭。在这样满是孤独和惆怅的灰色里,记忆中故事的色彩早已呈模糊状,只留下数不尽的唏嘘和抱怨,伴一起埋葬逝去的韶华。无论多么感概,却无法抗拒逝者如斯。随着日月一天天从指隙溜走,不知道在羊城的两次轮回中该珍回味什么。

    本来,生命中有很多人很多事都是注定无法停留,大多人都只能是看作过客、各取所需;有的人你只能是看作是自己的一面镜子,鞭策自己、激励自己在人生之路上纵横驰骋,所有一切都是过眼云烟。不是吗?我们所做的就是力求问心无愧!尽管不愿,但是我想,在这一天,就踏踏实实地干一天,过多的抱怨,徒增悲戚。

    当我们剩下独自一人,被冷落在某一角落过着那种三点一线生活的时候,我们总是抱怨着现实生活有多么的乏味,每一天、每一刻,都消沉得难以寻味,重复,再重复,老李说,天才就是重复此水最多的人,那么,我想这个世界最聪明的人莫过于富士康的螺丝工了。也许、只是我们都太随波逐流,难以做到众人皆醉我独醒,只知道一味地追求所谓的刺激,从而忘却了安静带给我们的愉悦,很多时候,我们只能是在安静乃至夜深人静的时候才能激荡出往日那些耐人寻味的片段,才能拥有那种安静带来的无穷想像和灵感。

    当我们在生活中遭受到了难以预料的挫折,我们也总是会怒诉现实太无奈,叹服自己的命运被捉弄。其实、每一段坎坷又何尝不是一种考验呢?人生犹如那崎岖的山路,本来就是凹凸不平的,不一样的路程我们就要用不一样的方式去踏赴。

    每个人都有一个年少轻狂的年龄阶段,对生活一无所知的我们总是模仿着别人那些勾心斗角的迷惘举措,本是单纯无隐的我们也随着世俗的蛊惑变得心怀不诡、心机深厚,迷途不返的我们把自己的放纵当成是一种理所当然的作风,随意放荡。曾经那些被我们默认为真理的迷途怪论也彻底支离破碎,因为我们都亲身经历了,而我们只是在种种励练中成长了,由最初的不现实溶入了现实的社会,也推翻了那些封建里的思想。

    有人说,人生下来就应该好好的活着。我认为、我们应该为自己而活,不被世俗所左右,哪怕只是一颗卑微的小草,没有盆景花朵那般昂贵,但我们依然有属于自己的那片开阔天地,仍然会有供我们自由成长的那片阳光。但是,这正是悲剧的诞生

    树大招风,一棵树它可以长到一定的高度,可以掩盖一定的面积,但它要是过于壮大,那就会显得非常显眼,当狂风到来的时候,小草是践踏不死吹不倒的,而那些高大威猛的大树却只能独自抵挡,最终、枝断叶落,丧失了往日的繁华。而小草,又有谁留意到呢……

    其实有时候吧,就是心态问题,纯粹的心态问题。有想起晓东姐,想去昆明那里看看春,是否驻留在哪里?其实人干嘛要那么累呢?只是,不同的人生有不同的活法。农民向去城中熬夜,富翁想到荒野悠闲,但终其一生,还是反反复复,恍恍惚惚……

    什么问题都有两面性的。你认识一个人,熟悉一个人,了解一个人,相知一个人,最后得到什么呢?是最为无坚不摧的友情,还是伤痕累累的背叛与抛弃?别总是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别人。别人把你当什么?别人把你放在什么位置?纵使你喜欢他,你爱他。那然后呢?所以常把找一个爱自己的人挂在嘴边,其实很可笑!只是不想过多的去浪费时间。世界上没有人该无条件对你好,谁也没有义务对你千依百顺。悲观点,谁也不是谁的谁,一切都并非绝对!

    不知道苏格拉底在橘子园中是否早已察觉……

    所有的道理还不是弄出来的?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有事实为证么?是因为有人亲身经历么?什么都别那么肯定没有什么可以让人去肯定。只是每个人的情况,思想,受教育程度等等一系列外在条件和内在条件相互作用罢了。别想着去戳穿了,安静地渡过吧,所以不由得沉默,不由得虚伪。

    一个人的荒岛,是那么的悲伤与凄凉,蓝天白云,人生如梦,世间就是如此,一点一滴,一生一世,一步一步,走完这三百六十五天,走完人生未能走完的道路,学会人生没有学尽的事,放下一切没有放下的东西,经历没有经历过的磨难,最终才会走向巅峰。一个人,一座城,剩下的全然是满怀的心疼。诚然,在那一城市都是一样,没有一个落脚的地方?前天看界中的一个同学的心情更新道:“……哪里可以找到一个灵魂栖息的地方……”

    尽管无法接受这一切,去承受这些挫折,去舔舐自己的腐烂的疮口,但是现实无法逃避,毕竟活在虚幻中不是身体的中的自己,因为无法将身体带入虚幻。

    不要轻易在别人面前掉眼泪,那样只会让人觉得你很可悲,说倔强也罢,我们需要不是怜悯。渐渐学会伪装,学会所谓的“坚强”。尽管会很累,可那是必要。如果你轻易卸下全副武装,到头来你只会悲伤的更加淋漓尽致,遍体鳞伤。这又是何必?

    没有像其他人那样出去打打球,溜溜街,只想呆在一个静谧的地方随心的看看书、琢磨琢磨电脑、偶尔去踩踩空间;静静地享受着那份温馨、宁静、悠闲的惬意。任何时候都不要委屈自己!这对于平时来说是一种奢望。就喜欢这样平静、淡雅、无争的日子,也许这就是许多人所向往的平平淡淡才是真;的生活吧!然而现实却鞭笞疲惫的躯壳向前,因为还要生活,还有那么多事,那么多东西尚待处理。所谓风轻云淡、心如止水的淡定心境,说来容易可真能做到的又有几人?就算你有那份心思,恐怕也难以在目前物欲横流、竞争激烈的社会里去真正的感受那份意境吧!

    就像很早以前常听到的一句教诲:‘生活就是斗争,斗争也就是为了生活’。你若不斗争,就无法生存,社会会毫不怜惜的将你抛弃...生活中总有那么多的期望、渴求、私欲、争斗和无奈……

    这些当在我们来到人间的那一刻起就已经在潜意识中逐渐地生根发芽。从婴儿用啼哭声换来乳汁和关注;幼儿时期懂得用乖巧来赢得长辈的疼爱和赞许;到学生时代为了所谓的理想抱负寒窗苦读,其实不都为了将来能出人头地,要比别人过得好,活得潇洒吗?只是那时的想法都很单纯,只是些小小的期望和渴求,毕竟未经世事,思维还没成熟,无法体会弱肉强食,世态炎凉的残酷。只有长大成人走向社会的时候,其潜在的私心、欲望和不满足随着那花花世界里形形色色的感官诱惑及社会各阶层的物欲和权势的不同刺激而被激发显现,乃至表现得淋漓尽致。

    也许只是为了生活,也许有着许多的无奈,或者迫不得已,即便很想与世无争,但也终究难逃私欲的魔爪,潜移默化的在心底膨胀、扩散....

    渐渐地失去了儿时的纯真,慢慢地融入了这个纷乱不堪的社会。于是,习惯了绞尽脑汁的不择手段、明争暗斗、趋炎附势、假仁假义、惟利是图、欺上瞒下、以权谋私....甚至有些竟为了一己私欲而谋财害命、以身试法的人,自古到今已是不计其数。

    古人云:“人为财死,鸟为食亡。”乍看似有些偏激,可仔细想想确实如此。鸟类尚且为食而争,何况有着思想的人类?这充分说明了万物皆存有私心和欲望的道理。

    时常在想,人生世界的终极意义又是什么呢?

    叔本华认为,人生注定是痛苦的,这是由于作为本体存在的意志的本质决定的。作为本体存在的意志就其纯粹的自身来看,是一种无时间性、无空间性、无因而成的活动,是一种“不能遏制的盲目冲动,是一种无目的、无止境的永不满足的欲求。但在表象的世界中,这意志表现为对生命的渴望,欲求生命只是意志在现实生活中的一种表现而已。”意志所需要的既然总是生命,又正因为生命不是别的而是这欲求在表象上的体现“,因此,这意志也就是生命意志或生存意志。人生的一切痛苦、悲观、失意都是有它派生出来的,以它为客观存在的根据,痛苦就是人生的终极意义。

    生命的本质即为痛苦,而且随着一只现象的愈完美,痛苦也就日益显著。人是意志客观题花的最高等级。所以相对于动植物,人的痛苦也就达到了最高程度。因为在意志客观化的这一最高阶段,产生了理智,理智的出现,是人认识到作为表象的人注定要死亡的。人的一生不过是被延期了的死亡。尽管人们每一次呼吸,每一分钟的努力都在为生存斗争。但是最终还是要被死亡征服。“欲求和挣扎时人的全部本质……但是一切欲求的基地却是需要、缺陷、也就是痛苦;所以,人从来就是痛苦的,由于他的本质就是落在痛苦的手心里。”

    世界时悲惨的,人生是痛苦的,那么怎么样才能摆脱痛苦呢?既然产生痛苦的最终根源在于意志本身,那么,只要根除意志,人们也就可以摆脱痛苦。因此,彻底否定意志才是摆脱痛苦的根本途径。所谓意志的否定,就是压制一切本能,磨灭一切激情,取消一切欲求,麻痹一切感情,是情绪绝对宁静下来,最终达到一种“无欲“的境界、

    “无欲是人生的最后目的……是一切美德和神圣的最内在的本质,也就是尘世得到解脱”。“而自愿的、彻底的不进女色是禁欲的或否定意志的第一步”。……禁欲的最终目的是要导致意志的寂灭,即达到涅槃的境界。意志寂灭之后,一切因意志的冲动而产生的痛苦、恐惧和令人激动的永不死的希望也都同归寂灭了。

    尽管悲观主义派已经阔别时间2个世纪,但而,我却感受真实的悲观,几乎要被悲观窒息。无法忘却父亲那干枯的眼神,而自己却无能无力。有时在想,他这一辈子穷一辈子,现在痛苦而终,或许天国将是最终归宿。或许佛在等他们。佛不是说,等到一切红尘了绝。涅槃之后将回到西天极乐。然而,人,这一生,或者一生,奋斗一生不也就是是为了能得到一息安宁?清明回家扫青,面对山上那业已干枯的池塘,叔父说都是先辈用双臂挡的,为了“那腊月寒冬好挡塘,夏日酷暑好歇凉。”但,他们去骨头可能早已化为泥土,未见得闲暇过……荒缪,现实总是再开玩笑……

    或许命运注定要被悲观绑。贝多芬说“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然而,俺却只能望着惨白的人生发痴。“命自我做,福子我求”。不愧为伟人之笔,也不怪中国女人长达前年之久的裹脚。半数的国民把自己的脚去如此地蹂躏,把它弄得骨肉模糊,甚至有人因此残废,畸形。千年之久啊,居然没有人认为这是不合理的,没有人出来反对。而中国女人还以此为荣,你来看你来看我的脚是多么多么地小啊,你来看你来看我们的国民有多么多么地愚昧啊。而中国男人也好不到哪里去。能和裹脚相提并论的便是中国的宦官了。在宋王朝以前,有钱有势的大户人家都可以自己阉割奴仆。古代皇宫里面,除了皇上就没几个带把的。这些都是离我们很近的事情,所以我们还能证明其发生过,我想过了几百上千年以后,恐怕我们的后代不可能相信这么惨无人道的事情居然发生过,而且发生在有着如此深厚文化底蕴的中国,而且长达千年之久。

    无论是在古代还是在现代,无论是在GCD下的太地还是在国民党治下的台湾,都是如此,总是「先有奴才,后有皇帝」。在唱国歌的画面里,老蒋总统一副民族救星的姿态,站在总统府的阅兵台上,向学生、军人及群众脱帽挥手致意。那天,就在国歌影片里震耳欲聋的蒋总统万岁、万万岁的欢呼声中,我突然感到恶心,我发现画面里全副戎装、满胸勋章的人,怎么越看越象希特勒、墨索里尼,若我在那之前曾看过老毛在天安门城楼上接受红卫兵的崇拜的影片的话,我也一定会把接受万岁呼声的人和发动文化大革命的毛先生联想到一块儿去……中国之所以少不了皇帝的根本原因,绝非有多少野心家拼了命地想当皇帝,却在于有多少奴才,他们不能没有皇帝,他们迫切需要一个皇帝,他们会千方百计地把总统、主席、书记给硬捧成皇帝。

     

    人都说:有钱不如有权,有权就有一切。那反过来说,有权不就是为了找更多的钱财来满足其虚荣心和无止境的欲望吗?每个人都隐藏着私欲,又如何去淡定心境与世无争?又如何去面对人间的丑恶而平静的生活?更何况在这个私欲膨胀、物欲横流、权势纷争的现实社会里,又怎能做到心如止水呢?庸俗点将:这个世界有人抢着当A,有人甘愿作C,总得有人捡B吧?对此我选择沉默,所谓奴学,始终在身旁萦绕,然而我想:奴学难道就华夏仅有的基因。或许,这决定煤块注定要经过千百年的积压……

     

    想到此处不由得微叹了一口气,唉~真要做到心静如水,真的好难好难!!思绪翻滚,心潮涌动,便胡乱地记下了这些....一阵默然~

    我再次望向窗外,天空依旧一片漆黑,羊城的夜早晚看不星星来,或许这个城市不于星星生存,或许星星更适合在荒山野岭。然而俺非星,焉知星之乐乎?看看去也看不什么门堂来,只知道我的天空是一片漆黑。看着看着,静静地透着一脸的不在乎,

    华灯初上的城市,灯红酒绿的堕落。无奈奔忙的人群,行色匆匆。为权、为利、为生存。

    纸醉金迷的浮华,无法自拔。如烟、如梦、如泥潭。一股刺骨的寒风迎面拂过,募得将我惊醒。原来我亦深处其中。我不觉打了一个寒战,这就是社会?这就是人生?我坚信,每个人都曾经有过自己的理想,但人生往往如泥潭,似醇酒,将无数人拖入了名利争夺的迷梦,以酒色为伍,谄颜媚态早也成了无数人的名片。不知在清风明月之夜,于山巅水畔回望之时,是否还可以看到,在数年之前,曾有几人在理想之路上跋涉,不知疲倦,只为仁、只为义、只为家国、只为天下?即便有,那也漂泊不依的游子,或屈原,或岳飞,或文天祥,或杜甫……但,我并未从他们的人生中察觉到丝毫幸福,未曾感受那份飘然自得的惬意。

    战国时期,商鞅在秦国实行严刑俊法,使国家迅速变得异常强大。现代强 国--美国、英国、德国、日本也无一不是实行法治,而不是什么仁义道德。商鞅说,以法治国,国虽小而强;以德治国,国虽大而弱。他把儒家视为五毒之一,认为儒家是使国家衰弱的根本原因,因此,不允许境内存在猪儒。有一次,六国中有个猪儒“西入秦,欲说秦王以施仁政”,被商鞅断然阉割,从此,东方各国的猪儒再无人敢以身试法。秦国得以实行彻底的法治,最终奇迹般地以一国之力而并吞六国,这是法治的胜利,仁义道德的彻底失败。

    自百家争鸣以来,秦王焚书坑儒是为了从思想上巩固大一统的政治局势;在以“拜上帝”信仰起家的太平天国运动中,以反清为政治动机的草根阶层冲击了传统思想;戊戌变法时康有为托古改制,否定封建正统思想,不外乎是出于政治改良的目的;新文化运动高喊“打倒孔家店”也是知识分子满怀救亡图存的一腔热血,对政治时局表达一种不满的情绪;文革时期,传统伦理道德思想在这场空前的政治运动中自然也不能幸免于难……传统思想总是无辜地充当着政治斗争的替罪羊,伦理道德观念也因此一再被贬得一文不值。历史经验让我觉得,在“民主政治”呼声渐高的现代社会,追求平等的理念、自由的精神已蔚然成风,那部分披着“理性”外衣竭力抵制国学热潮的人群中,大概也存在着一种对当前政治局势不满的情绪,而以传统思想为主体的国学则是发泄这种不满情绪的出气筒。他们往往使自己陷入到一种“复合假设”的困境之中:在中国,“一党独大”的政治局势一定会鼓励国民兴国学而承袭传统;而国学热所导致的结果一定是因循守旧和专制集权的强化,争取民主自由的努力将灰飞烟灭。上文所提及的“主观偏见”大抵也来源于此,总之我看不到任何“理性”的踪影。

    当一个民族面临灭顶之灾时,首要任务是求生存。中国历史上有太多苦难和不幸:扬州八日、嘉定三屠、南京大屠杀……。生死存亡的历史关头,视死如归的文天祥毕竟是少数。对于多数老百姓来说,逆来顺受、违心地说假话,是成本低而效果好的求生策略。由此又衍生出世故圆滑、灵活变通的处世哲学。

    文天祥不说假话,用生命换来青史留名。印地安人阿兹特克帝国、印加帝国的失败,不是在军事上,而是他们的国王在西班牙人面前太讲诚信,却招致了一个种族的覆亡、一个伟大文明的毁灭。历史为诚信鸣唱了一曲又一曲壮怀激烈的悲歌。

    在外来强敌的屠刀下,谁能指责老百姓贪生怕死而对侵略者不诚信说假话?却正是这些丢了狭隘民族气节的芸芸众生,保证了中华民族子孙后代生生不息,并反过来用自己的文化征服了外来征服者,留住了中华文明的根。

    秦之后的统治者大都通过制度性策略来约束知识分子,第一,以奴学为国学,其他各派学说就被迫流入旁门左道;第二,开科举之途,让知识分子获得进仕做官的阶梯,像彩票中奖一样使得极少数们“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以免他们将时间和精力用在“危言耸听”之上;第三,强化忠孝观念,将忠君思想拔高到无以附加的程度,从而将忠君和爱国、气节、道德等混为一团,从思想上将知识分子改造成帝王治下的奴才。尽管如此,在这些制度性的约束之外,总会有些知识分子我行我素。但是,这类人往往是知识分子中的少数,如果这些人的言论让统治者很不顺耳,屠刀就会高高举起。所以,历来耿直独立的知识分子,要么谨言慎行苟活人世,要么就被迫隐居乡野不问世事。近代,以“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为诱饵吸引知识分子们各抒己见,然后又按图索骥将所有敢于直言的知识分子一网打尽,从而让一百二十多万的所谓“右派”蒙难。什么是“右”?有什么标准?没有,标准只在权贵的喜好之间,不喜欢你了,你就是“右”。自由、民主、普选、多党制,这些当年反对国民党、反对三一主义的利器,当权了,不需要了,便“右”了,便贴上“资产阶级自由化”的标签了,如此而已。所以说,权贵要反对南派了,你就算站在北极点上,也被划到南派里面去,因为权贵不喜欢你了,或不需要你了。所有的统治者都需要一个声音和一个思想,一些唯利是图、道德败坏的知识人就会丧失气节协助他们统一思想、统一认识,从而迫使其他知识分子和群众快速奴化或沉默,以言获罪是知识分子和广大群众头上时刻悬着的利刃。总有些见利忘义的知识分子丧失气节,不仅对最高统治者摇尾乞怜并成为统治阶级中的一员,还拼命迎合统治者的需要以曲解和上纲上线的方式迫害其他知识分子和群众。

    中国知识分子的软骨症由来已久,主要是对政权的依附开始的,到后来,竟演变成,知识分子一旦得不到政权的肯定,就失魂落魄地怎么也无法肯定自己。因此,中国知识分子的人格原来不独立,其文格也同样随风飘倒,综观三千年中国知识分子留下来的文字,不外乎三类:一、力陈变法,企图得到圣上赏识、重用。二、一旦得到重用之后,便竭尽歌功颂德之能事。三、一旦得不到重用、失宠甚至被罢黜、流放,便开始表忠心,抒弃怨,或是寄托田园,指桑骂槐,醉翁之意不在酒。

    但是,人与人,都差不多……

     

    生活到底是为了什么?只能说是一本难读懂的书,很深奥,是要自己慢慢的去品尝和咀嚼。每天都是忙忙碌碌的过着,且生活规律都是那样三点一线,越来只以为读书时那样,后来发现工作后也是如此,无论做设计还是编程或是煮咖啡。其实都很烦。不喜欢这样的生活,感觉生活都没有动力失去激情,生活上的一些琐碎的事情把激情和自信慢慢的被吞食磨和灭掉。只好偶尔在虚拟的网络透透气。突然间想要写写文字!

    这几天很难受,心绪很低落,又是感冒又是咳嗽发烧,鼻炎总在春秋间折磨,磨灭希望与收获。越发愈觉得懦弱,有时在想为什么不强悍,但是,现实能胖一点吗?现实,还是现实。人不是每时每刻都是那样浪漫和有激情的,太浪漫的都是不太现实的,当你被那些生活上和工作上的琐碎小事压得喘不过气的时候,请问哪里还有浪漫和情趣可言呢?人和人相处还是要互换立场,学会站在对方的立场看待问题。有时候真的好想相约几个朋友去外面玩玩,逛逛街,还有旅游(遐想跟爱自己人一起去旅游,去寻觅那种惬意的感觉)那是多么美好啊,但是总抽不出空来。不知道提多少遍要去看杨阿姨了,但是,总是干打雷,总是一转眼就是一天。时常在想:

    为什么人一定要工作呢,没有工作那该多好,每天自由自在的生活,我还经常幻想着自己要努力工作去换取物质丰富的未来,一样憧憬过旅行和假期,带庭院的别墅,智能型香车,记得跟子萍说,得请个保姆。还有,梦想!还有一样所谓一定要实现的,所谓梦想的模糊轮廓。可能这个想法永远都不会实现了,只是幻想而已,或者可以说是幻想的肿瘤吧,当它弥漫于全身,才发觉为使已晚。西班牙有一位名人这样说到“你想什么便拿什么吧,只要你付出相当的代价”。经常问自己,我付出的跟回报的成正比了吗?但是这些只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

    在这个大城市生存着,永远都是活在现实里面,快速的生活节奏,匆忙的身影,麻木的眼神,虚假的笑容,而我正在被同化,总有一天都会面目全非,时光没有教会我任何东西,却教会了我不要轻易去相信神话,什么浪漫什么情趣之类美好的东西,只有现实才是最真实的,最真实的东西也是最残酷的。渐渐的冷漠,时不时有人会问,为什么不去泡妞?有时也觉得好笑。

    也许迫于生计,无论怎样,是被动还是主动的接受流浪,也是对生活的一种坚持。其实,每个流浪着的,或持这种态度奔波着的人,都存在着各不相同的难处。谁不希望在天伦之乐里徜漾?谁不喜欢家的感觉?只是由于这样那样的原因,无从选择,或是毅然抛开了世俗的繁杂。他们在外面流浪著,是因为生活,因为追求,因为内心对梦想的渴望。也许他们没有钱,没有房,没有学历文凭,可是他们依然顽强地生存著。纵然,漂泊的生活是苦的。但是选择了流浪,就选择了一种坚韧,他们依然有著与别人一样的歌声与欢笑。相比于本就站在高起点而不懂珍惜的人,他们,才是生活的强者!这时不由得怀疑,孝顺,难道就是意味着陪在父母耳前跟后?我想没有那种动植物不希望自己的后代不去开拓自己未曾到个的地方,这已是几十亿年自然进化的产物,就有那么一撮人去叽喳。

    我想,漂泊者的心情也是这样的吧。但是,对于一个流浪的人,更多的是对梦的追求,对生活的执著。也许,他们在跋涉的道途里体会到别样的感觉:四海为家,无所羁绊的自由,回归大自然,回归生命的自在。于是,生计不再是流浪的目的,他们开始用欣赏的目光去注视路边的鲜花、小草。他们开始回眸那喧嚣城市高楼上如血的残阳,倾听著嘈杂的茫茫人海中如同天籁的风声,爬山涉水,把生命放逐给绿草红花白雪黄沙,让汗水熬成盐花

    一个人,一行囊,独自走向远方,不是因为对生活的厌倦,而正是对生活有了另一种向往。很多时候,幸福不是因为温暖和浪漫,而是这种谁也无法诉说的完整的平淡。远方有著淡蓝的天空,飘渺的流云,那是流浪者内心追寻的梦。此刻,享受大自然给与的从容。云舒云卷,花开花落,顺其自然,也有著别样的风情和感动。这个世界,你哭你闹,你悲欢离合,最后都归於寂静大荒。

    有这样的一句话“每一种创伤都是一种成熟。”的确,人生是在经历过伤痛之后,也在失去的同时,才得到一种来之不易的经验,那是成熟的经验。我想,一个人选择了流浪,不是消极避世,相反,却是对生活的一种执著。正是这种执著,才会不顾一切的向远方追寻自己的梦。因为,经历过人生的浮沉,真正被悲观洗礼过的人,才会拥有一种永不妥协的乐观精神。因为,这些人知道,太多的东西不在自己手中,所以,这样的心拥有的是在苍凉映衬下的希望,是在苍凉之美萦绕於心之后能够表现出来的一种达观、信念。悲观之后就要乐观,每个人的一生都难免有缺陷和不如意,也许我们无力改变这个事实,但是我们可以用这不如意的缺陷创造另一种幸福。流浪是件辛苦而富有挑战的事,既是寻梦,也是自己对生活的执著。幸福的人生,就是对那一份平淡生活的坚守。最美的人生,就是那种蓦然回首一笑置之的淡然。

    总是在追逐,在奔跑,成鹏城到羊城,未曾寻觅到半点蛛丝马迹。也渐渐厌倦了奔波。人来人往,面对百分之几千的人事流动,我终归淡定。所谓的希望,所的梦想,就如同洗衣水上的彩虹,关于它是否可以漂到大海,海阔天空,未知——

    因为,夜未央,冬未央……

    或许是聊以自慰,或许……未知……

    因为,夜未央,冬未央……

    夜,未央,人长眠……睡吧,不知道在梦中还是在现实,切实梦中现实想多了也就是一回事

    因为

    夜未央……


    转载本站文章《4月,春未归…… 》,
    请注明出处:https://www.zhoulujun.cn/html/about/diary/2011_0411_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