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 res > literature > essay >

高端化妆品真的值哪个钱嘛?皮肤能吸收营养?玻璃尿酸

Author:[email protected] Date:

俗话讲:尼玛,买几十块钱的化妆品涂脸,为啥不化几十块钱,炖汤煨汤填胃!

1.化妆品是否适合你用,是否有你要的效果,都和价格无关!即便从概率上讲也是如此!

2.人的皮肤能吸收的物质很少,而且更不可能依靠皮肤吸收的物质来改善皮肤质量!

3.99.999%的化妆品,尤其名牌产品,所述的功能原理都是忽悠人,经不起科学的推敲!

4.高价化妆品是给有钱人准备的,满足她们的消费心理(有钱人花一万只相当于常人花一块十块,毫不在乎,所以她们不会关心高价买来的是否值,只要不比低价的差就行)——如果你在乎性价比,就劝你不要看价格,找到用着舒服的即可!——同样,买自己能承受的价位的化妆品,无可非议!——穷人不要喷有钱人买奢侈品

5.化妆品(这里说的其实是护肤品,不包括彩妆)主要功能就是保湿,有效保湿是实现抗皱的必要条件,也是现在的唯一办法(拉皮之类的不算)。想依靠化妆品美白的劝你死了这条心吧(彩妆不算,那不是真美白,是装饰)。

玻璃尿酸分子式

俗话讲:尼玛,买几十块钱的化妆品涂脸,为啥不化几十块钱,炖汤煨汤填胃!


脑补:

皮肤最上层是角质层(由死亡的细胞构成),角质层坚实紧密,能有效地防止细菌、有害化学物质和病原体的侵入。在角质层的表面,还有一层由脂质及其它物质构成的薄膜。所以皮肤具有不透水性,它既可以防止水分浸透,也可以防止体内水分的流失。在正常情况下,化妆品中的营养添加剂是不能进入皮肤的。说到这里,我们还应该强调一下吸收的概念。药代动力学的吸收概念是指药物从给药部位进入血液循环的过程;而营养成分的吸收我们可以看一看小肠壁的例子,成人的小肠壁表面积大约有200㎡,水、无机盐和各种营养成分通过自由扩散、协助扩散和主动转运的方式透过细胞膜进入细胞和血液循环。可见吸收需要目标分子进入细胞或血液循环。想要通过皮肤来吸收营养,需要通过角质层扩散。化妆品中的营养成分(如蛋白质等大分子)不能透过角质层,所以也不能被皮肤吸收。即使足够小的微粒,在角质层扩散也是有选择的。 微粒在皮肤中的扩散有两个途径:脂溶性物质通过角质细胞之间的间隙渗透;水溶性物质则是以表皮的透皮吸收为主①。*表皮由多层死皮细胞交叠形成,不断脱落,又不断由下层的细胞取而代之皮肤(包括表皮和真皮)所需营养主要从真皮层的血液中获得,而不是从表皮表面涂抹的化妆品中获得。护肤品中添加的大量营养成分,会堆积在皮肤表面,造成皮肤氧化,并使皮肤代谢功能退化、加速皮肤的衰老,让皮肤变得敏感、干燥,出现色斑、皱纹、暗疮等。化妆品中过多的维生素、油脂和氨基酸会阻碍皮肤细胞的生成。油脂含量越高越会加速皮肤细胞的老化。这些皮肤表层堆积的营养,会成为寄生细菌繁殖的温床,大量的细菌则可能导致皮肤感染。但是,皮肤是不是不能吸收任何物质呢?也不是,皮肤还是能微量地吸收某些物质的,但吸收的结果更多是导致过敏。研究确认直径大于40纳米的颗粒无法穿透皮肤的角质层②。穿过了角质层的颗粒会通过皮肤细胞扩散,有些能通过毛囊到达真皮,扩散的深度不仅和颗粒大小有关,和颗粒形状也有关③。对于人的皮肤来说,最外层厚度为0.25-0.40mm的皮肤“所需的氧几乎全部来自外部”,虽然这对“总体呼吸的贡献是可以忽略的”④。戒烟者使用的尼古丁帖,也是通过透皮吸收,其药代动力学文献于1984年首次发表⑤。皮质类固醇软膏也是通过皮肤给药。一般化妆品(包括护肤品)的真正作用有如下几点:A、保湿。例如凡士林、甘油等能在皮肤表面形成一层油膜,阻止皮肤水分蒸发;B、研磨。有些添加了固态颗粒的化妆品能帮助摩擦掉角质层过厚处的角质(例如足跟);C、遮盖和上色。比如粉底类、眉笔眼线眼影、唇彩,起盖住瑕疵和改变色泽的作用;D、防晒。有些防晒霜能屏蔽部分紫外线。需要指出的是,上述所有作用都与吸收无关,声称含有皮肤能吸收的营养成分的化妆品都是忽悠。化妆品也不具备任何本质地改善皮肤的功能,所以任何声称抹上就能抗衰老、除皱纹、改善肤质、增白等作用的化妆品,都是骗局。有些化妆品的忽悠是很可笑的,如某国际知名品牌化妆品声称“一滴凝聚100亿水分子”⑥,我想阿伏伽德罗如果还活着,可能会笑出声来。皮肤对于人体来说,最重要的作用是屏障与防御。它一方面保护机体免受外界环境中各种机械、物理、化学或生物性因素可能造成的有害影响,另一方面又能防止机体内各种营养物质、电解质和水分的丧失,从而保持了机体内环境的稳定。吸收不是皮肤的功能和任务,正常情况下,化妆品中的营养添加剂不能进入皮肤;皮肤的生长、新陈代谢所需要的营养是从真皮层的血液中获得;在皮肤上涂抹含有过多营养成分的化妆品,时间长了反而对皮肤有害



转载本站文章《高端化妆品真的值哪个钱嘛?皮肤能吸收营养?玻璃尿酸》,
请注明出处:https://www.zhoulujun.net/html/res/literature/essay/2016_1011_78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