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优先铁三角:朝鲜+伊朗+俄罗斯!俄乌战争中大鹅的铁杆
Author:zhoulujun Date:
俄罗斯与朝鲜
2024年11月9日俄罗斯总统普京签署了《俄罗斯联邦与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条约》(据说,6月份已经商讨,派兵)
该条约第 4 条规定,如果任何一个国家“因武装入侵而进入战争状态”,另一国应“根据《联合国宪章》第51条以及朝鲜和俄罗斯联邦的法律,立即提供其拥有的一切手段的军事和其他援助”
中国和朝鲜在1961年签署的《中朝友好合作互助条约》,条约第二条:缔约双方保证共同采取一切措施,防止任何国家对缔约双方的任何一方的侵略。一旦缔约一方受到任何一个国家的或者几个国家联合的武装进攻,因而处于战争状态时,缔约另一方应立即尽其全力给予军事及其他援助。
具体参看:https://baike.baidu.com/item/中华人民共和国和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友好合作互助条约/1282702
2024年12月4日,俄罗斯与朝鲜在莫斯科举行了两国《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条约》批准书互换仪式,该条约于当日生效。
根据据韩国官方说法,朝鲜已向俄罗斯派遣了1.4万名士兵,其中大部分来自朝鲜特种部队。朝鲜还提供了数百万枚炮弹和多枚弹道导弹,俄罗斯在轰炸乌克兰城市时使用了这些导弹。
俄罗与伊朗
2025年1月17日,俄罗斯总统普京签署了《俄罗斯联邦与伊朗伊斯兰共和国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条约》,此条约规定两国将在文化、经济、能源、科技、工业和安全等战略领域全面深化合作,加强安全与防务协作,并在地区和全球层面密切协调行动。
“若缔约一方遭受侵略,另一方不得向侵略者提供任何可能助长侵略的军事或其他援助,并应协助根据《联合国宪章》及其他适用的国际法准则的基础上解决由此产生的分歧”。条约还规定,双方情报和安全机构应在单独协议框架内开展互动。
这个条约,宗教领袖希望像朝鲜那样,共同防御!但是据说普京没有同意!
俄乌战争战队俄罗斯的盟友!
抛开白俄罗斯这种和普京穿一条裤子的不谈
在俄乌战争中,公开向俄罗斯提供军事支持的有:
朝鲜
军事援助:朝鲜向俄罗斯提供了数百万枚炮弹和火箭弹(2023年9月朝俄领导人会晤后),可能换取粮食或军事技术。
政治支持:承认乌东“独立”的“顿涅茨克人民共和国”和“卢甘斯克人民共和国”。
叙利亚
政治支持:公开支持俄罗斯的军事行动,部分叙利亚雇佣军被报道在乌克兰作战(但规模较小)。
阿萨德倒台
2023年,叙利亚总统巴沙尔与夫人参观杭州灵隐寺,灵隐寺开正门迎接阿萨德一家人来访
国内媒体争先报道
作为叙利亚总统,阿萨德在国际社会上备受关注。他的夫人阿萨德夫人在外交场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并且一直以来以高尚的品格和亲和力闻名。阿萨德夫妇一行参观中国的灵隐寺,将进一步提升他们在国际舞台上的形象,展现他们对其他文化和宗教的尊重。
2024年11月27日,由沙雷领导的激进伊斯兰组织 沙姆人解放军(Hayat Tahrir Al-Sham, HTS)和联盟,从西北部伊德利卜(Idleb)发起攻势。
由于政府军溃散,叛军在十天内就攻占了大片领土,并取得多个大城市如北部阿勒颇(Aleppo)、中部哈马(Hama)、南部德拉(Daraa)和霍姆斯(Homs)等,最后进入首都。
以铁腕统治叙利亚长达24年的阿萨德,逃亡俄罗斯!
美国宣布解除制裁,叙利亚多地爆发大规模庆祝活动
这是的俄罗斯不得进一步加强与朝鲜伊朗的合作!
伊朗
军事援助:向俄罗斯提供自杀式无人机(如“沙希德”系列),用于攻击乌克兰基础设施。
美国及乌克兰情报显示伊朗可能协助俄罗斯建立本土无人机生产线。
我们的立场
我国不承认单方造成的领土变更。
克里米亚是公投进俄罗斯的,我国不承认公投改变领土这一行为!
查看『天地图』(国家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乌克兰边界是这样的:
克里米亚用的是乌克兰方面的名称『自治共和国』,克里米亚与乌克兰其他地区用的是州界,与俄罗斯用的是国界
那中方是站队乌克兰吗?
具体查看中国外交部:https://www.mfa.gov.cn/web/wjdt_674879/wjbxw_674885/202502/t20250215_11555646.shtml
从危机爆发的第二天起,中方就希望对话协商解决。习近平主席提出四点主张,是中国立场的最权威阐释,指出各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应得到尊重,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应得到遵守,各方合理安全关切应得到重视,一切致力于和平的努力都应得到支持。
在联合国安理会上,中方代表耿爽把话说透了,他说如果中国真的向俄罗斯提供军事补给,那战场的局势早就不是今天这个样子。
如过说中俄之间的贸易……
TMD,欧洲不照样与俄罗斯搞起!
只是我们没有像三哥那样,坑俄罗斯一把!
转载本站文章《军事优先铁三角:朝鲜+伊朗+俄罗斯!俄乌战争中大鹅的铁杆》,
请注明出处:https://www.zhoulujun.cn/html/res/Opinion/news/95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