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ome > SpecialTopic > Opinion > news >

    以色列与伊朗开打:见证专家预言之以色列灭国记

    Author:zhoulujun Date:

    伊朗有上百个教士集团掌握的宗教基金会,拥有的资金远远多于伊朗政府掌握的资金。教士集团利用手中的资金和特权,通过下属企业和代理人,控制大量的土地和行业,赚取特殊利益,控制了伊朗GDP总量的一半以上的经济活动

    2025年6月13日凌晨,以色列空军对伊朗境内数十个与核计划和其他军事设施相关的目标发动空袭,并且将此次行动命名为“崛起的雄狮”。

    伊朗核设施+高层遭团灭

    6月12日,美国国务院突然下令驻伊拉克使馆非必要人员撤离,五角大楼还同步批准驻中东六国美军家属自愿撤离。中东美军基地突然陷入慌乱,大批士兵家属匆忙打包行李。

    除了伊拉克之外,巴林、科威特、卡塔尔、阿联酋、叙利亚等中东国家的相关人员将同步展开行动。据知情人士透露,美国已经得到情报:以色列已经完成战备,闪击伊朗的行动箭在弦上。一旦伊以战争爆发,美国的驻中东军事基地必然遭受打击。

    而在这种名牌的情况下:伊朗核设施+高层遭团灭!

    军方高层

    伊朗武装部队总参谋长巴盖里、伊斯兰革命卫队总司令萨拉米、副总司令拉稀德以及数名顶尖的核专家都被炸身亡,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的政治顾问沙姆哈尼身受重伤

    640.webp

    以色列威胁对伊朗动手也不是一天两天。然而,伊朗军方领导人在同一时间内遭遇一锅端,真是奇葩!

    640 (1).webp

    还有数名核科学家遇袭身亡。

    被暗杀的伊朗核科学家

    1. 莫森·法赫里扎德(Mohsen Fakhrizadeh),时间回溯到2020年11月27日,地点在德黑兰附近,身份是伊朗国防部高级官员,被西方情报界称为“伊朗核计划之父”。死亡方式是在其座车行驶途中遭远程操控机枪伏击,现场枪声连发,手段极为高超。

    2. 马苏德·阿里·穆罕默迪(Masoud Alimohammadi),时间是2010年1月,地点在德黑兰。此人的身份是德黑兰大学物理学教授,参与某些敏感研究项目。死亡方式是其车外被安放炸弹,在其启动时爆炸

    3. 马基德·沙赫里亚里(Majid Shahriari),时间在2010年11月,地点在德黑兰。身份是原子能机构专家,精通核链反应计算。死亡方式是摩托车袭击者将炸弹贴在其汽车上引爆

    4. 穆斯塔法·阿赫马迪·罗尚(Mostafa Ahmadi Roshan)。时间是在2012年1月11日,地点也是在德黑兰。死之前的身份是纳坦兹核设施运营主管之一。死亡方式同样是通过磁性炸弹贴附车辆后引爆。

    以色列袭击了伊朗方………………

    …………………………

    但是,海外的伊朗人……

    640 (2).webp

    以他们完全被西化了,被洗脑了!

    image.png

    经过 领袖的“文艺复兴”运动,你看伊朗,多好

    image.png

    伊斯兰革命后的伊朗,首先就是恢复了宗教道德旧秩序,限制女性的受教育权利,鼓励一夫多妻,维护男尊女卑的“传统”,强迫女性必须戴头巾甚至穿罩袍,女性重新被定义为“男人的附属品”和“生孩子的工具”

    马赫萨·阿米尼必须死

    伊朗政府对全国沸腾的“妇女、生命、自由”抗议运动,据说:数百人被杀,近三万人被拘留,还有一系列威慑性死刑被执行。

    641.webp

    为了维护统治,伊朗政府建立了庞大的秘密警察部队,并用宗教严密控制人们的思想和生活,防止被 西化,被革命!

    伊斯兰革命卫队大约控制着伊朗25%-40%的经济总量,它所控制的行业大多是垄断型行业;革命卫队利用其开办和控股的560多家企业每年垄断了伊朗一半以上的进口贸易、30%以上的出口贸易。

    伊朗有上百个教士集团掌握的宗教基金会,拥有的资金远远多于伊朗政府掌握的资金。教士集团利用手中的资金和特权,通过下属企业和代理人,控制大量的土地和行业,赚取特殊利益,控制了伊朗GDP总量的一半以上的经济活动!并形成了“教士经济”现象。

    专家预言以色列亡国

    活跃于多家军事媒体(如环球网、中华网等),撰写涉及中美关系、台海局势、国防政策等议题的国军事理论研究者、时事评论员、专家 王常胜2024年就发文!

    image.png

    而这个,几乎每年都有

    image.png

    今年,是否是以色列亡国之年?


    转载本站文章《以色列与伊朗开打:见证专家预言之以色列灭国记》,
    请注明出处:https://www.zhoulujun.cn/html/res/Opinion/news/95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