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ome > SpecialTopic > business > RealEstate >

    清朝与明朝的灭亡根源在经济:从货币与通缩层面分析

    Author:zhoulujun Date:

    每个经济体都会经历金融危机,金融危机不可怕,可怕的是盲目的相信另外一只手。近百年来的历史已经告诉我们,如同苏联这么强大的另一只手也没有对抗过经济规律。

    货币供应不足是明朝的真正原因

    明朝末年,可怜的崇祯皇帝面临的最可怕的问题貌似两个:一是努尔哈赤的入侵;一是大饥荒下,到处闹蚁贼。光是努尔哈赤的入侵,明末的关宁铁骑完全可以将满人挡在山海关外;光是蚁贼肆虐,凭洪承畴、孙传庭等名将镇压一群乌合之众还是易如反掌的;内忧外患才导致了明朝的灭亡。这是通行的说法

    明朝灭亡的真正原因,是经济原因

    当然,这也是句废话,无论是社会的稳定,还是国家的动乱,或者邻国间的战争,都是经济原因导致的。

    明朝真正灭亡的原因是:货币供给不足

    不要说百姓的经济行为受到很大制约,即使是军队也发不出饷银。以至于除了关宁铁骑以外,明朝就找不出一支有战斗力的军队,甚至洪承畴、孙传庭打高迎祥、李自成、张献忠,居然靠农民军的馈赠过日子。

    货币供给不足,明朝的经济崩溃了。

    明朝为什么货币供给不足?

    明朝时期早期(14-15世纪)确实存在通货膨胀的情况,而到了晚期(16-17世纪)则出现了通货紧缩。

    通货膨胀的罪魁祸首是朱元璋。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奠定与实施的宝钞和禁用金银这一货币制度,但由于没有相应的金银储备,导致纸币贬值

    这种情况在洪武十八年达到顶峰,纸币相对白银贬值900%。为了回笼资金,明政府通过增加赋税金额、扩大税收范围来回笼纸币,但这进一步加剧了通货膨胀,导致民间商贩消失,物资短缺,物价不稳,官粮、军粮都受到了制约。直到宣德皇帝当政,他下令暂停发行纸币,并通过一系列改革措施使纸币流通得到缓解。


    1567年,隆庆皇帝干了一件载入史册的事情:解除海禁,允许民间海外贸易,还主动开放福建漳州府月港(今福建海澄)。这就是《明史》中所言“隆庆开关”。

    如果说白银来自本土“银矿”开发,非常有限;如果说来自国际贸易,因为明朝建立伊始就制定了“寸板不许下海”的海禁国策。但是在陆地好好发展,有没有啥事,关键还了个很会霍霍的SB皇帝

    天子敲国门,天子卖社稷

    明英宗土木堡之变,可以说彻底断送明朝的国运的!

    关于朱祁镇,这个人罄竹难书,个人认为是中国上下五千年,最差的君王——坏道骨髓!

    朱祁镇的坏

    作为一个昏君,他能败光祖爷爷太爷爷爷爷爸爸五代人的基业;作为一个昏君,他能让自己弟弟儿子孙子三代救不回来欲颓的江山。

    这里不做赘述,也懒得争辩——吹嘘明朝的固定句式为“大明王朝终其一朝276年,不和亲,不赔款,不割地,不纳贡,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

    “隆庆开关”后,明朝很快就成为当时世界上贸易往来最频繁的国家。

    按照剑桥中国史的说法,从1567年到1644年,77年间通过海外贸易流入明朝的白银总数大约为3.53亿两,相当于当时全世界白银总量的三分之一。如果加上走私和其他渠道,可以说明朝拥有了全世界白银总量的一半。

    人们形象地将漳州的月港称为“银泵”。意思是说,明朝通过月港,将欧洲国家的白银像水一样“泵”进来。

    明朝末期,在东南沿海靠向来往商船收保护费过日子的海盗郑芝龙,每年光是保护费就可以收到数千万两银子,可见这条航道的兴旺。

    张居正后来的全面改革与隆庆“开关”是直接相关的,无论是历史人物的个人关系还是政治经济基础。

    1581年,张居正主持大明朝国事期间,推行了“一条鞭法”,简而言之,就是交税全部用白银,之前只能交实物

    他的做法是,将原有的赋税、徭役全部合并。以前农民要出大米、做苦力。一条鞭法之后,只要交了白银一切都不用管

    白银蓄水池

    弗里德里曼说过,“通货膨胀,在任何时间,在任何地点,都是一个货币现象”。

    但是,明朝在流入这么多白银之后,却出现了一个令许多历史学家觉得奇怪的现象,商品价格常年低位运转,没有引起通货膨胀

    看大米:朱元璋时期,大米一石价格为两钱五分白银,明朝中期涨到五钱,这个价格维持百年左右,直到万历末年才涨到七钱。天启元年之前,明朝的大米价格除非遇到特大自然灾害,从未超过每石一两。

    明朝大量白银流入为什么没有出现通货膨胀?

    历史学家们认为,明朝商品经济繁荣,吸收了一部分货币供应,最终对维持物价水平有帮助。

    因为商品经济发展带来了更多的产品与服务,消化了一部分流入的白银——这只是表面现象!

    如果说对外贸易是明朝的白银印钞机和抽水泵的话,大明王朝还有白银蓄水池。

    沉没的白银

    特权阶层藏白银,后来李自成在北京追赃所得的银子共有七千万两白银,其他珍宝无数。明末还有两大现象颇具代表性:

    • 晋商地窖藏银,江南富户土地兼并。

    • 后期对清军作战,军费开支也是另一个白银蓄水池。

    随着军费开支与国内的腐败,明朝本身是生产力也开始下降。第二个,就是西欧主动与大明脱钩!

    西欧脱钩

    白银大量流入大明,那么彼时的欧洲和日本都开始面临硬通货减少,其结果就是:

    西班牙国王强令斩断对中国贸易。菲律宾发生屠杀明朝商人事件,葡萄牙也减少了对华贸易,王植的死亡和德川家康的闭关锁国也影响了日本往帝国的白银输入。

    于是,整个明帝国发生白银通货紧缩。

    结果就是,江南的工商业遭到重创:以白银计价,粮食的价格在两三年间价格下滑70%,而以铜钱计价则上涨10倍。

    举个不恰当的例子,就是以美元计价跌了70%,以人民币计价涨了1000%。

    劣币驱逐良币

    这又涉及到一个关于明朝白银与铜钱的“劣币驱逐良币”的过程,因为明朝缺少流通货币,包括铜钱,所以一开始用纸币和宋朝的铜钱,经济发展后,铜钱不够用了,民间只好私铸铜钱,减铜添杂,劣币驱逐良币。一直到后来隆庆开关,白银才成为另一“良币”,成为法定货币。

    平民百姓的日常生活主要使用流通的铜钱,也不大可能存太多银子,但是一条鞭法之后,交税必须要用银子交,老百姓必须把贬值的铜钱换成银子,于是银铜利差产生。

    通常是越不发达的地方,越缺银子,白银越贵,越要被收割利差,恶性循环。西北的闯王同志的群众基础也是在这种情况下诞生的。

    简而言之就是:

    • 以铜钱看,通货膨胀了。

    • 以白银看,通货紧缩了。

    这就是明末货币的矛盾之处。

    反应是在实际生活中就是三个现象:

    • 第一,是老百姓日常生活的成本高了。

    • 第二,勤劳致富的普通人没有资产配置渠道,只能存钱换白银,保值。

    • 第三,皇族、官绅等特权阶层窖藏白银,贫富分化加剧。

    如果这些相对有钱人把窖藏的白银拿出来,投放市场去消费,会有什么现象,必然进一步推高物价、割平民百姓和生产者的韭菜



    经济问题是导致清朝灭亡

    再谈谈鸦片战争和那个满脑子浆糊的林则徐。

    鸦片战争的原因,在于大清国与欧洲诸国之间存在的巨大贸易顺差——懂王主动开打毛衣战原因也大抵如此。

    大清虽然闭关锁国,丝绸、茶叶、瓷器通过民间和官员私下大量出口欧洲换取白银,却没有任何的进口需求。以至于英、法国家不得不世界范围开采银矿,但依然不能满足采购中国商品的需求。

    英法诸国必须要与中国通商贸易,才能解决贸易顺差这个根本的问题。英国人实在不知道拿什么商品来进行贸易(貌似中国什么都不需要),于是不法商人想出了鸦片撬开中英贸易缺口的馊主意——这并没有得到英国官方的支持。

    但是林则徐同志既不懂得经济,又不懂得外交,对欧洲人的认识也就停留在:我不给你茶叶,你的腿都站不直。   不管洋人打算干什么,总之洋人就是邪恶的,就该抓起来打板子。于是,自然而然的一顿开打,结果可想而知。

    于是清朝官员施展出了村骗乡,乡骗县,一骗骗到guowuyuan,的传统技能,咸丰同志在故宫几乎自始至终听到的都是捷报频传。

    清末,一会儿闹拳匪,一会儿闹白莲教,一会儿闹太平天国。然而,靠鸡冻的群众杀几个洋毛子并不能使中国变得强大。林则徐如果能够有点知识,不妄自尊大,能够说动咸丰开放正常通商贸易、拒绝鸦片,联军入侵圆明园的事大致可以避免。

    100年前的外汇管制和无锚印钞断送了大清王朝

    跟鸦片战争只是给全球打了个样,原来天朝上国如此好欺负!

    1894年,甲午战败,清政府需赔款两亿三千万两白银,这对清政府来说,是一笔巨大的灾难。清朝朝野上下痛改前非,但是百日维新失败,并没有什么实质性的进展。八国联军攻入北京,签订赔款4亿5千万两的《辛丑条约》。

    在大清,一个普通的农户一年也就赚20两银子左右!你想想这赔款多少?日本靠着甲午战争的赔款,投资于基础设施建设、教育和科技发展等方面,推动日本的现代化进程

    随着大清不断的战败赔款,大量的白银外流,仅仅马关条约和辛丑条约就需要还款6.5亿两。清朝迅速由财政盈余转变为财政赤字。

    1902年-1904年,每年支付的庚子赔款为1800万两,1911年为2256万两,除300万两为中央财政负担外,其余由各省根据实力分摊。中国的存量白银持续流失,成为金融通货供给减少的诱因,加剧了中国金融市场通货的流动性短缺

    货币滥发

    由于当时清朝的经济实行银本位的制度,白银大量外流。并且与现代的货币不同,白银并不能印刷。因此,财政大臣想了一个办法,用铜钱来代替白银。我们在电视剧中经常看到,在清朝乾隆年间,老百姓买东西也用铜钱。在封建社会,铜钱的铸造与发行也是有成本的。老老实实足金足两的铸造铜钱仅仅能获得很微薄的利润,根本解决不了财政危机。

    于是清政府开始对铜钱缺斤少两的铸造。将实际价值为两文多的铜币强制规定为十文,这样清政府便获得了7文多的毛利润。并且强制结汇,规定市面上的铜钱不能实际兑换白银,可以兑换一定的银票,即便是清政府开的各种票据也不能实际兑换白银。通过发行新的铜币,地方政府获得相对丰厚的铸利,缓解了财政压力。据清末户部统计,地方分摊的600万两赔款中270万两是铜币铸息。江浙等省的新式学堂建设资金部分来自铜币铸利。

    外汇管制

    清政府从19世纪末期,就规定所有外币比如英镑、马克、美元、日元、法郎等只要是进入大清都必须按照规定的汇率兑换成大清的铜币或者银票,至于白银,不好意思,不能兑换。所有对外的硬通货都归清政府,用于对外支付战争赔款。(咦,怎么这么眼熟!)至于铜币,只能归老百姓。所以,对清政府来说,外币和白银才叫钱,铜币不叫钱,叫纸。(想想其宣的上一篇文章)

    清政府的财源滚滚而来,用手里的白银支付财政支出和赔款,而且自身也不缺钱。

    清末的出口补贴

    清末民族工业已经实现了一些进步,开始做起了出口生意。

    戊戌变法的时候,慈禧是保守派,因为变法威胁到了自己的权力,对变法进行了严厉的打击,戊戌六君子血洒断头台,成为政治斗争的牺牲品。当慈禧的权力稳固之后,将戊戌变法的内容改头换面,变成了慈禧新政,彰显了老佛爷的英明神武。(这操作怎么这么眼熟!)

    1903年9月7日,清政府设立商部,允许自由发展实业,奖励兴办工商企业,鼓励组织商会团体。并建立相关法律,规定财产所有权已从家庭甚至家族所有转变为个人所有,承认了私有财产的合法性。在这十年中,民族资本工业发展速度为15%,比第一次世界大战列强无暇东顾期间的发展速度还要高。这十年发展最重要的一条是:清政府不再愚蠢的坚持已官办或官督商办的垄断经济为导向,扶植和奖励私人资本,建立自由的市场经济制度

    ——并不是那群封建君主良心发现,而是此时的清政府财政已经捉襟见肘!至于政治改革,呵呵……

    在通货膨胀的情况下,国内不断印铜钱,但是出口商品的价格是按真实的白银进行标价,出口成本不断上升,做出口的利润越来越薄。产品不能出口,通货膨胀不断发展,出口的企业就会破产倒闭。那样的话,清朝偿付赔款的能力就会日益枯竭,出现大问题。

    说到这可能就有人不明白了,本币贬值应该是有利于出口的啊。但是清政府所做的是内贬汇率不变。给大家举个例子就明白了:以瓷器为例,美国人只肯出300美元一个,按照当时的国际汇率可能是500两白银。但是由于500两白银兑换1万铜币的汇率没变,但是由于通货膨胀,商品的成本就到了1.1万铜币,那不就是赔了嘛?

    这时候清政府想了一个妙招:出口补贴。(咦,怎么又这么眼熟)清政府的机制可比腐朽的资本主义现金,清政府印钞可不需要经过议会的同意。反正铜币随便印,只要能让出口企业有动力给我赚取外汇就行。有了这个特色的体制,那解决上述问题就是小菜一碟了,多印一些铜币,直接用于鼓励出口。

    接上面那个故事,此时,清政府协调了一下美国商人和出口企业,美国商人的300美元归我,我给你相当于600两白银的银票,这样就可以了啊。生意问题解决了,三方皆大欢喜,各取所需。只不过市场中又多了100两白银的假币。那三方都获利了,谁倒霉了呢?那肯定是持有铜币的人。清政府出口补贴解决了外债,解决了政府支出,也解决了出口企业的问题,可谓一石三鸟。

    至于持有铜币的人,这个无所谓,反正还有19万的北洋新军

    这部分感兴趣的,可以读一下:《100年前的外汇管制和无锚印钞断送了大清王朝




    转载本站文章《清朝与明朝的灭亡根源在经济:从货币与通缩层面分析》,
    请注明出处:https://www.zhoulujun.cn/html/res/business/RealEstate/90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