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南北中,发财到东?榨干在广东!少年需谨慎
Author:zhoulujun Date:
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民间流传着一句俗语:“东西南北中,发财到广东。”
在这句俗语的带动下,内地成千上万的年轻人,背井离乡乘坐南下的火车,来到广东打工。
发财到广东
甚至许多在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工作的人员,纷纷放弃在传统体制内的位置,千里迢迢来到广东寻找更好的发展的机遇。
因为广东是改革开放的排头兵,王佑贵谱曲的歌曲《春天的故事》写出了人民对改革开放的拥护,自发行后成为了中国改革开放的代名词,其手稿被收藏在深圳博物馆。
新中国成立后,发生大的逃港潮,直到90年代才翻篇。具体参看:https://baike.baidu.com/item/逃港/9865778
在“文化大革命”处于高潮阶段的1969年1月到1970年2月,广东省共行动外逃万余人
上山下乡知青偷渡外逃情况很突出,像宝安县1969年收容偷渡外逃的2841人中,知青就占32%。
1979年,全省偷渡外流达49.3万余人次,其中流出12.9万余人。外流最严重的惠阳地区,仅1979年就达18.9万余人次。
逃港潮的根本原因还是收入差距!
而致使孔雀东南飞,南下广东的原因也还是 收入差距!
1977年11月,邓小平视察广州,听到逃港汇报,沉重地说道:“这是我们的政策出了问题。”
1978年4月,刚刚出狱的习仲勋被委以重托“看守南大门”时,正是广东偷渡外逃最严重的时期。他一上任,就提出到“最乱的农村”去,与逃港者开放交流。之后,他得出重要结论:“这些人是外流,是人民内部矛盾,不是敌我矛盾,经济搞好了,逃过去的人又会跑回到我们这边来。”
在他的努力下,宝安县争取到了发展边防经济的放宽政策,“逃港潮”逐步得到解决,并催生了我国第一个经济特区——深圳特区。
1982年6月,香港人陈惠娟投资50万元开设了中国第一家外币购物商场——蛇口购物中心,5天收回投资,当年获利1000多万元。年底,按照香港人的习惯,陈惠娟女士给每个员工发了年终奖金,员工最高拿到1000多元,这相当于当时蛇口工业区中层管理干部一年的收入。这一举动引来了“用金钱拉拢腐蚀员工”的议论,有的员工为了表明清白,把陈惠娟发放的奖金上交给工业区的管理部门。
1984年1月25日,渔民村的吴柏森在自己家中给邓小平介绍:1983年他一家平均每人月收入500多元,坐在邓小平旁边的女儿邓榕凑在父亲耳边大声说:老爷子,比你的工资还高哪!
冷战后,台湾的工人工资破万元人民币,美国的工人工资破2.5万,资本家觉得到大陆开个厂,用四五百元就能招到一名合格的工人,真的是上天的恩赐。
但是对大陆的农民工来说,能找到一份四五百元的工作,同样也是上天的恩赐,因为在其他地方,他们根本找不到如此高薪的工作。
2000年,深圳登记在册的出租小汽车8505辆,其中近4000多辆由来自湖南攸县的司机驾驶,近1万个从事出租车行业的攸县人每年总收入超过5亿元,是家乡全县全年财政收入的2倍。
榨干在广东
从1978到2025,如今,广东的打工人,其实就是个干电池!这里以深圳为甚!
养蛊之城——深圳经济的真相
关于养蛊之城,具体参看:https://www.gelonghui.com/p/58502
广州在教育设施上投了701亿,深圳只投了微不足道的202亿,所以广州有941所小学,深圳只有可怜的335所;广州在卫生类福利设施上投了273亿,远远超过深圳的145亿,所以广州有224家医院,深圳只有区区122家,至于上海有338家医院的事,咱们就不说了。
然而我们必须看到这些数据背后的奇特现实:即便是深圳的市民再怎么出行不便,再怎么没书读,再没医院看病,再没地方养老,深圳的人口增速和经济增速,都依然能与广州保持同步发展。
这真是一件非常奇特的事:深圳ZF不把自己的市民当人看,从不愿意为他们提供足够的基础设施配套服务,甚至连户籍都不愿意提供,但是,全国人民却依然像打了鸡血似的涌入深圳。
这篇文章或许有蛮多槽点,但是也基本说明一个事实:深圳人仅是一批干电池,把电用完了就滚回老家吧!不要在这里浪费公共资源!
而放眼整个广东,广东的公共财政支出,对比全国来说,也是……
珠三角的吉普赛人
2024年广东省地区生产总值迈上14万亿元新台阶,且连续36年位居全国之首。
2024年江苏省地区生产总值达13.7万亿元,2023年,粤苏GDP差距为7451亿元;而2024年前三季度,粤苏GDP差距为2195亿元;
看经济数据,广东比江苏 ,那是亮瞎眼般的存在。
但是从人均数据来看,呵呵
人均数据
2023年,广东人均GDP约为10.7万元,而江苏为15万元,前者仅相当于后者的70%。
但是,从人均财政支出来看,广东的人均数据就更离谱了(打工人,自然被排除在外)
在个人看来,整个珠三角的城市面貌、乡村建设,普遍比广东更好。
出了珠三角平原,粤西、粤北,简直是出国了(感觉现在贵州现在搞的都粤北强)
广东对全国财政的贡献很大,但自身的财政盈余并不宽裕,人均财政支出在全国排名垫底。这意味着教育、医疗、交通资源更紧张,比如高考就是地狱模式。
比如省会广州:常住人口1882.7万人,实时人口时2400万,但以广州现有的财政实力,要服务这么多人口,着实有点力不从心。
从外地来广州的朋友,往往会吐槽广州地铁拥挤、电鸡围城、城市面貌破破烂烂,这一方面是管理水平跟不上,另一方面也跟财政层面了。
反正干一把拍拍屁股走了,…………
唉,慎言,溜了溜了……
转载本站文章《东西南北中,发财到东?榨干在广东!少年需谨慎》,
请注明出处:https://www.zhoulujun.cn/html/res/Opinion/Editorials/94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