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医验药共做过四次,为什么每次都无疾而终?
Author:zhoulujun Date:
1879年,清末国学泰斗俞樾先生在其《废医论》中首次明确建议废除中医。俞樾先生认为中医的所有理论均建立在阴阳五行之上,辅以一些肺腑经络的学说,这是一件非常荒谬且愚昧的事情。
俞樾这一倡议顿时得到了晚清一大批学者的响应,比如著名学者严复认为“其例之立根于臆造,而非实测之所会通”,也就是说当时的学者对于中医的质疑基本上来源于对中国古代“玄学、巫术”也就是“迷信”的质疑。
梁启超就曾激烈的抨击中医为:“学术界之耻辱,莫此为甚矣!”
陈独秀更是在《新青年》报上撰文,“不解人身之构造,不事药性之分析,惟知附会五行生克寒热阴阳之说,其术殆与矢人同科。”在陈独秀看来“杀人以中医与弓,有以异乎?”
1912年,北洋政府颁布《壬子癸丑学制》,并将中医排除在正规教育系统之外。
1913年,教育总长汪大燮公开表示:“吾国医毫无科学概要根据、余决意今后废去中医,不用中药。所请立案一节,难以照准。”
1929年,南京国民政府中央卫生会议做出“以四十年为期,逐步废除中医”
1936年,中医界组织了18省市120多位代表向立法院请愿,要求卫生署增设一名中医副署长,以体现中西医平等待遇的原则。在立法院讨论时,引发了一场中西医优劣的论争,结果设副署长的要求未获通过,只在卫生署内增设一中医委员会管理中医事务,而实际上卫生署从不让中医委员会参与行政。
1946年,卫生署严禁中医使用新药。杭州卫生局还实行污辱性的中医登记,公然在中医执照上加盖“中医不准使用西药以及注射器具,违者吊销执照,撤消资格”,以示歧视。
1947年国医节,长沙组织了500人的示威游行,并向南京政府请愿,要求在宪法中规定中西医平等,各省市设立中医药学校,实行中西医共管卫生权,奖励中医科研,中央拨款补助省级中医院等。郑曼青、谢会东等十人携带行李,冲进南京政府,绝食三天,要求蒋介石亲自答复请愿要求。蒋拒绝不见,代表们被警察强行拖走。
…………………………
…………………………
关于中药药效和药理的争议一直都被学术界死死按住,谁也不会轻易戳破这层窗户纸,大家都心照不宣的保持着沉默
1961年召开的“中国生理科学会药理专业第一届学术讨论会”,当时的著名药理学专家金荫昌提出:
中药药效能不能得到肯定,科学的的态度是第一位的
中药发展千年来留下了上千种药物,其中有多少有效有多少无效,这个是要搞清楚的
中药药效评价要提供更多的有相对特异性的化学物质,不能以患者“主诉”,也就是所谓的“临床疗效”作为唯一评判依据
中医专家们对此坚决抗争到底:
中药和西药不同,不能用同样的药理标准去衡量
中医是临床医学,不需要做体外和动物试验
双盲试验标准不符合中药特点(华裔美籍遗传学家和生物统计学家李景均教授)
1970年11月份,在周总理的亲自安排下,由卫生部牵头向全国医疗系统发出号召,展开治疗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的科研攻关活动
中医界人士迅速从大量古方古籍中进行筛选,最后找到共计680种被认为是能治疗慢支的中药,报送1971年1月在背景举办的“全国攻克老年慢性气管炎工作会议”
由中医界人士认真筛选了一年有余的680种,号称对慢性支气管炎有效的中药,即便是在粗糙的“临床有效”的标准下也仅仅有18种草药被认为是“有效”
在国医大师眼里,验方失败的原因依然是中药有效性评估标准参照了西医,千错万错中药依然无错
“国医”陆广莘总结道:
屠呦呦耗费近10年时间,从中医古籍种找到了2000多种号称或者可能会有抗疟效果的中草药,结果验方显示全部无效
如果说“680种被筛选出来认为对慢支有效的中药导致的是尴尬”,那筛选超过2000种号称能治疗疟疾的中药,结果验方下来却发现没有一例有抗疟效果!
那么,试问当初那些将中药抗疟疗效写入古籍的中医先人们,他们是如何评估中药有效性的?
葛洪所记载的治疗疟疾的中药方子里,既有“青蒿”这样看似“正常”的中药,也有虫子和着豆豉、蜘蛛就着饭、抱着惊叫的雄鸡等医巫不分的疗法
试问葛洪当时是如何评估抗疟效果的?
在1996年7月,当时国家科委(现在的科技部)提出了"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行动"项目
这个项目中明确提出了“中药走出去”战略,要让全世界认识中药、认可中药,要在全球范围内推广中药的使用…………
结果,FDA等组织,不懂中医药的好!
比如新冠,没有X花青温叫嚷,美国人都快死光了!人间惨剧呀!
中国工程院院士、医药卫生学部主任,国医大师张伯礼,率领他的团队对中成药芪参益气滴丸展开研究,在16个分中心、88家医院、3505例患者、平均随访37个月
最终得出结论:芪参益气滴丸和阿司匹林的疗效是一样的!
问题是:最便宜的阿司匹林只要2元钱一瓶,而芪参益气滴丸却要卖到近20元……
最大的好处就是,芪参益气滴丸的药效说明书比阿司匹林要简短,特别是毒副作用方面,
你去看看阿司匹林的!
你看,居然搞这么长的说明书!
他们无法固收传承!
转载本站文章《废医验药共做过四次,为什么每次都无疾而终?》,
请注明出处:https://www.zhoulujun.cn/html/res/Health/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2025_0201_94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