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ome > theory > algorithm > Introduction >

    深入正则表达式(1):正则表达式概念术语与匹配过程诠释

    Author:zhoulujun Date:

    正常表达式所涉及的一些术语解释,与基本原理概述。本篇文章是打基础。

    正则表达式字符串分类

    普通字符

    由所有那些未显式指定为元字符的打印和非打印字符组成。这包括所有的大写和小写字母字符,所有数字,所有标点符号以及一些符号。

    元字符

    参看《深入正则表达式(2):元字符说明

    非打印字符

    字符含义\cx匹配由x指明的控制字符。例如, \cM 匹配一个 Control-M 或回车符。x 的值必须为 A-Z 或 a-z 之一。否则,将 c 视为一个原义的 'c' 字符。\f匹配一个换页符。等价于 \x0c 和 \cL。\n匹配一个换行符。等价于 \x0a 和 \cJ。\r匹配一个回车符。等价于 \x0d 和 \cM。\s匹配任何空白字符,包括空格、制表符、换页符等等。等价于 [ \f\n\r\t\v]。\S匹配任何非空白字符。等价于 [^ \f\n\r\t\v]。\t匹配一个制表符。等价于 \x09 和 \cI。\v匹配一个垂直制表符。等价于 \x0b 和 \cK。

    特殊字符

    所谓特殊字符,就是一些有特殊含义的字符,如上面说的"*.txt"中的*,简单的说就是表示任何字符串的意思。如果要查找文件名中有*的文件,则需要对*进行转义,即在其前加一个\。ls \*.txt。正则表达式有以下特殊字符。



    字符串匹配分析

    字符串组成

    对于字符串“abc”而言,包括三个字符和四个位置。

    35916_12657272630z9X.jpg


    占有字符和零宽度

    正则表达式匹配过程中,

    • 如果子表达式匹配到的是字符内容,而非位置,并被保存到最终的匹配结果中,那么就认为这个子表达式是占有字符的;

    • 如果子表达式匹配的仅仅是位置,或者匹配的内容并不保存到最终的匹配结果中,那么就认为这个子表达式是零宽度的。

    占有字符是互斥的,零宽度是非互斥的。也就是一个字符,同一时间只能由一个子表达式匹配,而一个位置,却可以同时由多个零宽度的子表达式匹配。

    控制权和传动

    正则的匹配过程,通常情况下都是由一个子表达式(可能为一个普通字符、元字符或元字符序列组成)取得控制权,从字符串的某一位置开始尝试匹配,一个子表达式开始尝试匹配的位置,是从前一子表达匹配成功的结束位置开始的。如正则表达式:

    (子表达式一)(子表达式二)

    • 假设(子表达式一)为零宽度表达式,由于它匹配开始和结束的位置是同一个,如位置0,那么(子表达式二)是从位置0开始尝试匹配的。

    • 假设(子表达式一)为占有字符的表达式,由于它匹配开始和结束的位置不是同一个,如匹配成功开始于位置0,结束于位置2,那么(子表达式二)是从位置2开始尝试匹配的。

    而对于整个表达式来说,通常是由字符串位置0开始尝试匹配的。如果在位置0开始的尝试,匹配到字符串某一位置时整个表达式匹配失败,那么引擎会使正则向前传动,整个表达式从位置1开始重新尝试匹配,依此类推,直到报告匹配成功或尝试到最后一个位置后报告匹配失败。

    正则表达式简单匹本过程

    基础匹配过程

    35916_126572726412x1.jpg

    匹配过程:

    首先由字符“a”取得控制权,从位置0开始匹配,由“a”来匹配“a”,匹配成功,控制权交给字符“b”;由于“a”已被“a”匹配,所以“b”从位置1开始尝试匹配,由“b”来匹配“b”,匹配成功,控制权交给“c”;由“c”来匹配“c”,匹配成功。

    此时正则表达式匹配完成,报告匹配成功。匹配结果为“abc”,开始位置为0,结束位置为3。

    含有匹配优先量词的匹配过程——匹配成功(一)

    含有匹配优先量词的匹配过程——匹配成功

    源字符串:abc

    正则表达式:ab?c

    量词“?”属于匹配优先量词,在可匹配可不匹配时,会先选择尝试匹配,只有这种选择会使整个表达式无法匹配成功时,才会尝试让出匹配到的内容。这里的量词“?”是用来修饰字符“b”的,所以“b?”是一个整体。

    匹配过程:

    首先由字符“a”取得控制权,从位置0开始匹配,由“a”来匹配“a”,匹配成功,控制权交给字符“b?”;由于“?”是匹配优先量词,所以会先尝试进行匹配,由“b?”来匹配“b”,匹配成功,控制权交给“c”,同时记录一个备选状态;由“c”来匹配“c”,匹配成功。记录的备选状态丢弃。

    此时正则表达式匹配完成,报告匹配成功。匹配结果为“abc”,开始位置为0,结束位置为3。

    含有匹配优先量词的匹配过程——匹配成功(二)

    2.jpg

    源字符串:ac

    正则表达式:ab?c

    匹配过程:

    首先由字符“a”取得控制权,从位置0开始匹配,由“a”来匹配“a”,匹配成功,控制权交给字符“b?”;先尝试进行匹配,由“b?”来匹配“c”,同时记录一个备选状态,匹配失败,此时进行回溯,找到备选状态,“b?”忽略匹配,让出控制权,把控制权交给“c”;由“c”来匹配“c”,匹配成功。

    此时正则表达式匹配完成,报告匹配成功。匹配结果为“ac”,开始位置为0,结束位置为2。其中“b?”不匹配任何内容。

    含有匹配优先量词的匹配过程——匹配失败

    含有忽略优先量词的匹配过程——匹配成功

    源字符串:abd

    正则表达式:ab?c

    匹配过程:

    首先由字符“a”取得控制权,从位置0开始匹配,由“a”来匹配“a”,匹配成功,控制权交给字符“b?”;先尝试进行匹配,由“b?”来匹配“b”,同时记录一个备选状态,匹配成功,控制权交给“c”;由“c”来匹配“d”,匹配失败,此时进行回溯,找到记录的备选状态,“b?”忽略匹配,即“b?”不匹配“b”,让出控制权,把控制权交给“c”;由“c”来匹配“b”,匹配失败。此时第一轮匹配尝试失败。

    正则引擎使正则向前传动,由位置1开始尝试匹配,由“a”来匹配“b”,匹配失败,没有备选状态,第二轮匹配尝试失败。

    继续向前传动,直到在位置3尝试匹配失败,匹配结束。此时报告整个表达式匹配失败。

    含有忽略优先量词的匹配过程——匹配成功

    含有匹配优先量词的匹配过程

    源字符串:abc

    正则表达式:ab??c

    量词“??”属于忽略优先量词,在可匹配可不匹配时,会先选择不匹配,只有这种选择会使整个表达式无法匹配成功时,才会尝试进行匹配。这里的量词“??”是用来修饰字符“b”的,所以“b??”是一个整体。

    匹配过程:

    首先由字符“a”取得控制权,从位置0开始匹配,由“a”来匹配“a”,匹配成功,控制权交给字符“b??”;先尝试忽略匹配,即“b??”不进行匹配,同时记录一个备选状态,控制权交给“c”;由“c”来匹配“b”,匹配失败,此时进行回溯,找到记录的备选状态,“b??”尝试匹配,即“b??”来匹配“b”,匹配成功,把控制权交给“c”;由“c”来匹配“c”,匹配成功。

    此时正则表达式匹配完成,报告匹配成功。匹配结果为“abc”,开始位置为0,结束位置为3。其中“b??”匹配字符“b”。

    零宽度匹配过程

    零宽度匹配过程

    源字符串:a12

    正则表达式:^(?=[a-z])[a-z0-9]+$

    元字符“^”和“$”匹配的只是位置,顺序环视“(?=[a-z])”只进行匹配,并不占有字符,也不将匹配的内容保存到最终的匹配结果,所以都是零宽度的。

    这个正则的意义就是匹配由字母或数字组成的,第一个字符是字母的字符串。

    匹配过程:

    首先由元字符“^”取得控制权,从位置0开始匹配,“^”匹配的就是开始位置“位置0”,匹配成功,控制权交给顺序环视“(?=[a-z])”;

    “(?=[a-z])”要求它所在位置右侧必须是字母才能匹配成功,零宽度的子表达式之间是不互斥的,即同一个位置可以同时由多个零宽度子表达式匹配,所以它也是从位置0尝试进行匹配,位置0的右侧是字符“a”,符合要求,匹配成功,控制权交给“[a-z0-9]+”;

    因为“(?=[a-z])”只进行匹配,并不将匹配到的内容保存到最后结果,并且“(?=[a-z])”匹配成功的位置是位置0,所以“[a-z0-9]+”也是从位置0开始尝试匹配的,“[a-z0-9]+”首先尝试匹配“a”,匹配成功,继续尝试匹配,可以成功匹配接下来的“1”和“2”,此时已经匹配到位置3,位置3的右侧已没有字符,这时会把控制权交给“$”;

    元字符“$”从位置3开始尝试匹配,它匹配的是结束位置,也就是“位置3”,匹配成功。

    此时正则表达式匹配完成,报告匹配成功。匹配结果为“a12”,开始位置为0,结束位置为3。其中“^”匹配位置0,“(?=[a-z])”匹配位置0,“[a-z0-9]+”匹配字符串“a12”,“$”匹配位置3。


    摘抄文章来源:

    正则基础之——NFA引擎匹配原理 https://blog.csdn.net/lxcnn/article/details/4304651





    转载本站文章《深入正则表达式(1):正则表达式概念术语与匹配过程诠释》,
    请注明出处:https://www.zhoulujun.cn/html/theory/algorithm/IntroductionAlgorithms/84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