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ome > SpecialTopic > learning > career >

    我对《我被中国计算机教育的现实打败了》整个事件的反思

    Author:zhoulujun Date:

    为什么自己会失败,其原因是什么?如果是能力不济,那么我如何努力增强自身的实力,在以后的竞争中取得优势。 你强,我承认这点,但我绝不会嫉妒你,我要默默努力,争取在未来有机会超过你!就算最后不能达到目

    我最喜欢的是这几段话:

            为什么自己会失败,其原因是什么?如果是能力不济,那么我如何努力增强自身的实力,在以后的竞争中取得优势。

           你强,我承认这点,但我绝不会嫉妒你,我要默默努力,争取在未来有机会超过你!就算最后不能达到目标,尽力之后也问心无愧!

           一个真正的人,可以被打倒在地,却不可以被打败,因为每次打倒他,他都努力地再爬起来。这才是一个强者风范!


    本文来自金旭亮老师的csdn博客: http://blog.csdn.net/bitfan/article/details/1354948


    不少网友如果读过我2003年写的《一个普通IT人的十年回顾》,一定还记得我在文章的最后部分谈到要在教学工作中努力将新的软件技术引入教学,为此,我从2003年开始在计算机系里开设了一门新课程《OOAD与UML》,到目前为止,从2000级学生开始到2003级,一共讲了4届本科生。

           这门课我花费了大量的心血,引入了许多新的实用的软件技术,比如重构,单元测试,各种UML工具的使用,大量的OOA、OOD和OOP实例,而且每次讲授时都加入了最新的面向对象技术的介绍。我个人对闭卷考试深恶痛绝,所以这门课考核采用了开放式的课程设计方法,有意借鉴国外一些先进而灵活的教学方式。我确信这些知识与技能是在实际软件开发工作中非常需要的,掌握这些技能的毕业生也是为软件企业所欢迎的。

           我抱着一个良好的愿望:希望能构建一座跨越学校教学内容与社会需求“鸿沟”的桥梁,帮助一批批的学生提升编程功力,有更多的学生能超过我的水平,成长为软件开发高手。我非常认真与努力投入了教学工作,每届数百名的学生,他们的程序与文档我一一过目,为每个学生都写下评语,并为此还自掏腰包购买计算机建立了一个校内“OOAD与UML技术研究与教学”网站,将所有学生的课程设计点评放在网上,优秀的学生作业提供下载……。

           我个人认为我是尽了一名教师的职责,我这样做带来的工作量是非常巨大的,在目前高校轻教学重科研的体制下,我这样做并不能给我多一分钱的收入,只是觉得我有责任这样做,我在学习软件技术上走了很多的弯路,为什么不引导学生以更高的效率,更短的时间达到我的水平,并在此基础上能远远超过我的水平?

           然而4年下来,讲授四届本科生,从2000级到2003级,学生质量是一届不如一届,许多学生的开发能力与理论水平在我看来简直是“惨不忍睹”。我一直认为,“态度决定一切”,只要有一种精神,什么技术不能掌握?最让我失望的就是这些学生在精神上的缺失。

           上学期刚给2003级学生讲完OOAD,这一年级的学生其平均编程能力与理论水平是四届学生的谷底,但其“造反”精神却为四届之冠,我们教师在评定其成绩时都是“松得不能再松”,但从成绩公布之后,我的手机就没消停过,先是一波想保研的学生要求我提分,接着是另一波不及格的学生要求我放他们过关。有些学生神通广大,可以先后说动三四个人(包括领导和我的同事)来给我打电话!简直让我“受宠若惊”,也“担惊受怕”,我是不是“捅了马蜂窝”?这也罢了,最让我看不惯的是某些学生在我这软磨硬泡,一付想哭的模样,女生倒也罢了,一个男生也这样,只能让我怀疑其精神上的“软骨头”到了何种程度!

           有必要这样吗?不就是一门课程没过吗?天会塌,地会陷?为一门课而去哀求老师放水,我看不出这种人能有什么大的出息!说句实话,我看不起这种学生!

           每个人都会失败,但面对失败,重要的不是去想着如何让别人“高抬贵手”,而应去反思一下,为什么自己会失败,其原因是什么?如果是能力不济,那么我如何努力增强自身的实力,在以后的竞争中取得优势。

           你强,我承认这点,但我绝不会嫉妒你,我要默默努力,争取在未来有机会超过你!就算最后不能达到目标,尽力之后也问心无愧!

           一个真正的人,可以被打倒在地,却不可以被打败,因为每次打倒他,他都努力地再爬起来。这才是一个强者风范!

           我在太多的学生身上看不到这种风范,只看到了一堆这样的男孩,聪明,却“软绵绵”的。

           再回到教学上,我感到我的教学是“对牛弹琴”,一名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到了三年级四年级,没几个独立地写过2000行以上的程序。连最基本的编程能力与实践经验都没有,谈什么面向对象的分析与设计,谈什么设计模式,这不是“对牛弹琴”又是什么?我已深深地意识到我是多么地脱离现实,妄想着自己的努力能改变一些什么,其实你什么也改变不了。

           我自认为是一名合格的软件工程师,苦口婆心地想将自己多年来的经验无保留地传授给学生,却“吃力不讨好”,看上去是“自作多情”,不再干这种蠢事了!

           下学期还有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课程,我已接受了“教训”,听从课程组组长的意见,改为闭卷考试,你们给我死记硬背去!虽然我心中很清楚,一个优良的软件架构设计方案,岂能从书本上得来,采用闭卷考试,必将窒息这门课程“灵动发散”的本质,成为一门“干巴巴”的理论课程,就如同我过去学过的“软件工程”一样,学完之后,除了一些枯燥的理论和原则,什么也学不会,还得到实践中去重新消化。

           但不这样做,又能怎样?

           与在校的这批学习条件优越的学生相反,许多非重点大学的学生反而求知若渴,我的《编程的奥秘》一书出版以后,我收到了数百封邮件,许多都是非重点大学的学生,还有许多是大专生,他们的学习精神,比我看到的学生不知好多少!有许多邮件都让我很感动。

           中国高校的教育体制其力量与惯性是无比强大的,我个人也只能顺其自然。但我想,我可以通过写一些深入浅出的技术书籍,帮助这些真正想学习而条件又不好的人去掌握软件技术,成功地找到一个工作,进而改变自己的命运。

           一门好书,真的可以帮助不少人少走弯路,更快更好地掌握一门实用技术。

           我计划用几年的时间,认真地钻研计算机软件理论和技术,要写出几本质量在国内同类书籍中达到一流水准的书籍,从自学者的角度出发,努力做到深入浅出。

           在《编程的奥秘》一书整个写作与出版过程中,电子工业出版社博文视点公司年轻的编辑团队充满活力与进取精神,给了我很大的写作自由,我的第二本书《.NET 2.0面向对象编程揭秘》初稿已完成,在经过修改与润色之后,也将交由博文视点公司出版。

           我现在不靠编程吃饭,因此不算是一名程序员了,但我却对软件技术一直有着强烈的兴趣,希望能和广大程序员一道交流软件技术学习和应用经验,共同体会软件技术的精妙之处。

           现实虽然是现实,但理想之火,永不熄灭!

     

        我对《我被中国计算机教育的现实打败了》整个事件的反思

                            金旭亮

    我10月20日在CSDN个人博客上发表《我被中国计算机教育的现实打败了》,一周之后,收到我一位学生言辞比较激烈的邮件,我也将其放到博客上了。


    今天我到CSDN博客上一看,跟贴总数接近800,短短一周的时间,评论翻了两番,同一件事一周之内两度成为CSDN首页头条,也算头一回,反映出众人对中国教育的“积怨”已深,我只不过恰逢其时,无意中成了一根“导火索”。

    我用了几小时的时间认真地看了几乎所有的回贴,反思了很多,尤其感到对给我发邮件的学生不起,他几乎给淹没在“人民战争”的海洋中了,这对于一个还比较缺乏人生经历的学生而言,给他的心理压力会有多大?我当时将学生邮件公开也是一时冲动,这样做实在不妥。我也不知道这名学生到底是哪个,虽然可以给他单独发邮件,但我还是希望他能看得到这篇文章,也希望他能正确地对待公众舆论,别说是一个学生,就算是我,自认为承受力还行的人,如果这样被众人指责,恐怕也难受,心理压力太大了。大家不要再责备学生了,其实他们才是最大的受害者。

    我要给北理工说说好话,我的贴子给北理工学生的形象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其实北理工一直有很优秀的学生,大家可以看看在京的著名的外企,微软、IBM、MOTO、朗讯……,哪一家没有我们北理工毕业的学生?他们的素质与勤奋得到了许多企业的承认,发展都很好,这些都是事实。举个比较典型的实例:我的师兄徐一华,98研,目前在MSRA(微软亚洲研究院),去年就荣获了本年度微软青年学者的称号。所以,如果我们学校的学生今后到诸位的企业中求职,还请大家多多理解,不要给他们带上“素质低”的帽子,其实很冤枉的。

    至于我个人,很惭愧,在技术上实在算不上高水平,我一直都对学生说:我个人只是代表了中国软件从业者中等偏上的技术水平,达到我的水平,你在中国软件业混大概没有问题,但如果不能远远超过我,就不算有出息。在我写的书《编程的奥秘》后记中我也说过类似的话。

    正是因为我深知自己几斤几两,当我看到这么多的学生连与我这样半桶水的水平相比都有不小的差距,才感到忧虑,因为从我所了解到的学生实际能力,几乎可以肯定,毕业时他们根本无法达到软件企业的要求,受到挫折是必然的,必然要花不少的时间补上所欠缺的技能。作为一名教师,我觉得我有责任将我的忧虑告诉他们,然而,由于我在课堂上直来直去,实话实说,不太注意学生的感受,我很快地发现学生对我的“唠叨”极为反感,我的话起了反作用,他们反而以不学与放弃来表示“反抗”。说句实话,对这些还有着“孩子气”的学生,我耐心不足,加上自己不顺心的事也不少,就听之任之去了。

    所以,客观地说,我只是一个可以说是负责的教师,但实在不是一位好教师,因为我没有能培养起对学生的爱,教学方式也比较简单粗糙。

    是不是我不想改进教学呢?不是的,只是中国的教育体制不鼓励这么做。好多有识之士都指出过,在中国大学,书教得再好,如果没有发够Paper(哪怕是垃圾Paper),根本就在高校里站不住脚,混不下去。上至清华北大这两所超一流高校,中间的象我们这一档次的学校,再低一些的如许多非211的地方高校,都一样,这种状况不是你我能改变的。

    不管是老师还是学生,都对此要心中有数。

    至于我,我一直抱着这种观点:既然当了一名教师,就要尽一名教师的责任。在保证我能在高校混下去的前提下,多花一点时间在教学上。

    关于OOAD课程,我已向学院提出教学改革申请:2004级的OOAD课程采用“一课两制”的方式,一部分学生采用卷面考试的方式考核,另一部分仍采用开放的课程设计方式。而从2005级开始,则采用小班教学,将选修人数限制在30人以下,我想引入案例教学法,只讲一些基本的技术点与理论,然后让学生自学一些资料,指导他们编一些小程序,从历年的学生作业中挑一些典型的小程序让他们进行重构,针对一些小的场景(比如要克隆Word的绘图功能应该如何设计架构)让学生进行设计实践,大大加重讨论与交流的比重。

    虽然有想法,但我还是信心不足,也不知道这种尝试能不能达到它应有的效果。

    相比之下,我更愿多拿些时间精力出来把我所掌握的技术写成书,专为那些在大学校园里迷茫和挣扎,而又好学上进的这些同学写作,尽量写得让他们都能看懂。我虽技术水平有限,但我发觉,真正的技术高手从不愿意把他们宝贵的时间花在写作上面,那这个工作我就做一点吧。这是我能把握的。

    与课堂教学不同,书的影响力更为长远,可帮助的人更多,而且它自己会找到合适的主人,我想这也是件有意义的事情。

    顺便说一下,明年我计划将为想学习技术的学生和业余爱好者写一本ASP.NET的入门书,仍采用《编程的奥秘》一书的风格,在讲技术的同时也介绍相关的基础理论知识。呵呵,估计这本书要2008年才会与大家见面,我会努力写好它,希望不要被读者骂为“垃圾书”。

    中国教育的问题太大了,非我等小人物可以讨论,但我想人是有主观能动性的,如果从学生到老师,从学校到用人单位,大家都能相互理解,而且也都愿为现状的改善尽点力,虽然道路曲折漫长,困难重重,还是有希望的。

    好象记得鲁迅说过的:中国人人都在一个大铁屋子里睡,马上就要闷死了。这时,有些清醒的人就起来把大家都叫醒,但铁屋子很难打破。于是有人就埋怨这些叫醒别人的人。在睡梦中死去,固然没有痛苦,人若醒了,虽感到绝望,但也有了打破这间铁屋子的希望!

    是不是这个道理?

     


    转载本站文章《我对《我被中国计算机教育的现实打败了》整个事件的反思》,
    请注明出处:https://www.zhoulujun.cn/html/res/learning/career/79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