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ome > SpecialTopic > Entertainment > audio > acoustics >

    图说乐理发展:数学和音乐关系

    Author:zhoulujun Date:

    早在很久以前,古希腊时的哲学家、数学家毕达哥拉斯是单弦琴(monochord)的发明者,提出了以其名字命名的和弦(harmony)理论,并被认为是

    早在很久以前,古希腊时的哲学家、数学家毕达哥拉斯是单弦琴(monochord)的发明者,提出了以其名字命名的和弦(harmony)理论,并被认为是音高比例的发现者。同时,当今的音乐制作的基础是数字信号处理,数字信号处理的基础是数学。

    首先我们用几张图来了解下数学和音乐的关系

    朱載堉首创十二平均律乐器

    朱載堉首创十二平均律乐器

    泛音与傅里叶(正余弦)级数分解

    2.jpg

    赋格

    (注意重复的 Thema 之间五度(四度)的关系)

    3.jpg


     调式关系(Circle of Fifths)


    4.jpg

    电子音乐减法合成器原理 


    5.jpg

    毕达哥拉斯音差

    6.jpg


    音乐是可以量化的,其次它属于声音的艺术,所以一定是和数学有关联的。

    早期的音乐与数学,音程和音阶

    早期的古希腊包括中世纪时期的作曲家和理论家,都是被当做科学家来看待的。

    早期的音乐大概有两个大的分类,"music as theory"和"music as practice“,前者从纯粹的理论方面来研究音乐,后者是从表演方法的角度来研究。前者的研究,很多都是和数学重合的。

    另外,从很多音乐创作技法和观念上来说,也是和数学有紧密联系的。比如早期音乐中时值最开始是以三等分来划分,后来才发展出两等分;以及各个模仿声部之间的比例的确定(早起音乐是没有我们今天乐谱上的小节线的,所以,音与音之间的时值比例在那时是一个更本质的音乐理论和创作元素);早期对八度、五度的运用,到逐渐加入三度和六度的过程,以及一直避免三全音的观念;音乐高潮放在黄金分割点上的技法;另外,一个实际的音乐作品的例子是Dufay的Nuper rosarum flores. 这部献给佛罗伦萨大教堂的委约作品,其音乐结构中包含了各种影射教堂建筑结构的数学比例,比如:talea的6:4:2:3的比例就是教堂圆顶的nave, transept, apse和高度的比例等等。

    巴洛克时期发展成熟的各种复调手法,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也就是数字的游戏。比如对主题的倒影,逆行和倒影逆行。整个巴洛克时期、古典时期和浪漫主义时期通用的功能和声,也是和数学模式紧密相关的。比如V-I(i)就能确立一个新调,或者传统的转调都是在近关系调之间转,或者模进中的“首调模进”和“变调模进”的区别在哪(音阶不变或者音程不变),本质上都是长久以来从一个数学的逻辑推导出来的。20世纪初,勋伯格打破传统调性体系后,不论是自由无调性还是序列音乐,还是再往后一点的octatonic音乐,都是建立在”音集“(set或者collection)理论上的。

    这个”音集“,就是把一个音高组合的材料数字化,然后再去用各种方式进行变形和”变奏“来发展。另外,不论是十二音的完整matrix,还是octatonic的音阶的移位,还是梅西安自己的有限移位调式,只要涉及到调式或者音阶的移位(transposition), 那都是和数学紧密相关的。另外一些音乐创作手法比如新复杂主义,根本性的构思就在于更加多变的音符时值比例,乐谱都是这样的:

    7.jpg


    再到后来,当电子音乐发展起来以后,很多电子音乐”创作“的软件或程序,其本身就是一种编程行为而不是传统的"音乐创作”思维了,比如Max.
    总结一下来说,只要是以音程和音阶及其移位作为基本的音乐理论基础和创作素材的音乐作品,都是和数学思维紧密相关的。


    世界可以由音乐的音符组成,也可以由数学公式组成

    音乐中的音程有严格的数学理论,一个大调中如果以根音C(do)的频率为1,那么其他音的频率分别为D(re)=9/8, E(mi)=5/4, F(fa)=4/3, G(so)=3/2, A(la)=5/3, B(si)=15/8, 高音do=2,而如果我们从B大调出发就可以得到其他音的频率:小二度(升do)=16/15, 小三度(升re)=6/5, 三全音(升fa,增四度)=64/45, 小六度(升so)=8/5 ,小七度(升la)=16/9。

    不同音之间的协和程度则是看两个音的最小公倍数,其本质是频率相合的程度。比如C4 (do) 和C5 (高音do)的最小公倍数为2,是所有音中最小的,它们被称为纯八度,是最和谐的音。其次则是纯五度(do 和 so), 公倍数为3。而增四度(三全音)则是最不和谐的音,公倍数为64。和弦的协和程度也可以用最小公倍数比较。

    上述都是在C大调的情况,转到其他调只要把所有音移动相应的音程即可,但是上述算法在其他调上的音并不和原来C大调上吻合,如转到D调时D和E的频率关系为10/9,和原来C调上的9/8不同,这导致各个调的“情感”会有很大差别。为了修正这点,人们采用了十二平均律。十二平均律是指将八度音程按频率等比例地分成十二等份(注意这里的等分并不是等差而是等比),每一等份称为一个半音即小二度。一个大二度则是两等份。

    在数学上,一个小二度的频率比则变成了2的12分之一次方。下面是原有的频率关系和十二平均律的比较,可以看到两者是十分接近的。由于人耳有0.5%的频率误差,所以基本听不出来。

    8.jpg

    在19世纪,数学家傅里叶证明了任何周期函数都可以写作正弦函数的和(下图),而声波正是一种周期函数,声音的三种品质:音量、音调、音色分别对应该函数的振幅、频率和分解得到的正弦函数序列。

    现代电子乐的音色大部分都是合成器调出来的,本质上就是对于声波的各种包络和形状的操作,背后有着一套严格的数学理论和算法。

    9.jpg

    最后希望你能成为一个数学也好、音乐也好的人。


    转载本站文章《图说乐理发展:数学和音乐关系》,
    请注明出处:https://www.zhoulujun.cn/html/res/Entertainment/audio/acoustics/2022_1214_88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