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ome > SpecialTopic > business > 中欧商业评论-专题 >

    一场互联网思维的激荡——阿里巴巴首席战略官曾鸣与媒体

    Author:[email protected] Date:

    在一个全球化、数字化和互联网化的时代,破坏性创新不断涌现,也给传媒这个古老的行业带来了巨大挑战。

          

    议题一:媒体的未来在哪里

     

    找到一种协同方法来共同创造,成为一个协同机构,可能是未来产业的一个基本形态。

          阳淼(山寨发布会自媒体联盟创始人):在互联网的大潮冲击下,媒体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媒体也是一个经济体,应该有一个起码的商业模式。但目前看,媒体的在线只是渠道的在线,生产方式没有在线,互动方面也还非常粗放;在社区方面,有些媒体的探索挺好,但更多的媒体还没有概念,还是过去的读者服务。至于数据、算法和创造力,更是媒体的劣势。媒体报道的内容上有创造力,创新探索方面的创造力却没有什么进展。所以,我还比较悲观。

          李翔(《财经天下》主编):我觉得在未来会出现一种组织形态,可能是淘宝模式复制到媒体的内容生产领域。平台可以帮助内容生产者解决一些个体很难解决的问题,并承担一些成本,但这个组织跟每一个具体生产者的关系是什么,我还不是特别清楚。

          曹磊(新浪网财经频道采编负责人): 我们的基调也是比较悲观的。媒体要么体现资本的意志,或者成为一个国家公共政策的传递,要么就做一个媒体属性的电商,例如上海钢联和东方财富网。上海钢联的实际市值100多亿了,它的竞争优势来自做了13年的钢铁资讯,要做大宗商品领域的阿里巴巴。东方财富网的基金销售2014年是1000亿,市值200亿。

          杜艳(新华社瞭望智库副总裁):一个传统媒体人会说某篇文章是他(她)的作品,潜在的思维方式是以我为中心,我是创造者。如果把作品称为产品,他(她)可能会特别排斥,而产品背后的思维方式是用户,这是完全不同的两种思维方式。在互联网时代,一个自媒体的微信公众号知道哪些特征的文章是用户喜欢的,可以加以利用,而在传统媒体时代,媒体人与读者之间是没有这种互动的。如果再不从用户的角度去想问题,传统媒体人一定会被抛弃。

          曾鸣:媒体作为一个产业,面临根本性的变化,但这中间的差别在于互联网化和互联网平台。很多企业都在努力“互联网化”,但传统媒体互联网化有一个关键误区,只是把互联网当作分销渠道,这样就是把高成本生产出来的内容推送到低成本、低回报的环境中去。对于资讯类媒体来说,最大价值应该是低成本创造海量内容,用互联网创造内容,把内容做提升后反向输出。有的企业的新媒体做不出来,是因为把生产和分销错配了。此外,大部分媒体没有办法解决用户在线互动的问题。

          未来的产业合作方式,我觉得最重要的是两个基本概念:一是C2B,二是协同网或者说共创。社区就是一个共建共享的过程,分不清楚谁是创造者,谁是消费者。找到一种协同方法来共同创造,成为一个协同机构,可能是未来产业的一个基本形态。传媒行业是纯数字化的,没有物流,本可以在协同创造方面走得比较靠前,但至今还没有看到非常精彩的案例。
    在社区共创方面,一个比较成功的案例是网上的普洱茶社区。创始人最早是做自媒体的,从普洱茶文化切入,很快形成了一个社区,为社区的忠实用户提供普洱茶,让用户线下共享茶具等等。这样一个信息平台就逐步演化成以普洱茶为纽带的垂直生活社区。这是一个“从媒体切入,演化为社区,再通过服务和产品让社区进一步深化”的经典案例。

          罗辑思维说过,未来没有独立的媒体,媒体都依附于一个商业社区,为这个社区完成传播功能。按照这个说法,可见流程反过来了,过去是通过媒体聚集人,再把人卖给特定的广告主;而未来是人已经在这里了,怎么把沟通和传播做到最高效?

          毛明江(《上海证券报》首席记者):发展到社区阶段以后怎么盈利?在上海有一个很大的驴友俱乐部网站,不收取年费,也不收活动费,每次活动都是驴友自己组织,AA制参加。这个网站上有很多活跃的驴友,但就是不知道如何去盈利。

          曾鸣:这个社区我觉得它会继续往前演化,会出现一个Web 4.0的东西,能够支撑这批人,让这个社区越做越好。虽然我现在并不知道会是怎样的商业模式,但一定会出现,因为那才更自然。我们现在开玩笑说互联网的模式是羊毛出在猪身上,这个阶段也会过去,该卖羊毛的地方卖羊毛,该吃猪肉的地方吃猪肉,才是更自然的商业模式。当社区有这么大的价值,就一定会往前滚。

     

    议题二:C2B改变生产

    我们已经越来越看到了一个完全不同的商业模式,是消费者驱动的C2B的协同网,而不再是厂家说了算,去控制供应链。

    ……

    (本篇全文发表于《中欧商业评论》2015年1月号。订购热线:021—28905977

     

     


    转载本站文章《一场互联网思维的激荡——阿里巴巴首席战略官曾鸣与媒体》,
    请注明出处:https://www.zhoulujun.cn/html/res/business/CEIBS-Features/2016_0218_71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