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ome > SpecialTopic > learning > career >

    从无人驾驶发微—人工智能潮下集体失业和社会分工的分析

    Author:[email protected] Date:

    不管川普上不上台,随着人工智能的兴起,美工制造复兴势不可挡。在it界,中国的it公司差不多都是运营公司,而不是研发 技术驱动型公司。人

    人工智能将淘汰的不仅是工作,更是技能

    比如,会计电算化,淘汰多少原来的白领——你简直无法想象,一战时期,大批量的数学手工计算员天天埋头解方程,算数。

    比如,自动驾驶,淘汰司机

    自动伐木机,伐木匠失业。

    德国的自动农业,机器采摘,农民要求的人数更少。

    比如富士康正在大力研发并使用机械手臂以代替人工劳动力。


    到2025 年——也就是在10年之后——我们发展出来的高新技术将会以一种人类无法想象的方式颠覆我们的经济。相比大机器来说,人工将变得越来越没有必要,也越来越难以为继,但我们还要继续为机器付出的劳动买账,只要这一点不变,我们就必须开始为购买这些机器造出来的东西而努力赚钱。

    科技进步给工人带来失业恐惧?[1]

    根据CNBC最新的All-America Economic Survey调查结果显示,年收入在10万美元以上的人群中也有4%的人担心科技的发展会影响他们的就业。

    提到对科技的敬畏就不得不提到教育水平的分界线:

    五分之一的高中及以下学历的人担心自己会被机器人抢了饭碗,

    研究生以上学历的人中只有6%担心这一点。

    CNBC的民调显示美国人和科技之间的关系很复杂,52%的人认为逐渐依赖科技只会让生活变得更加复杂,便利的一面根本不明显。同样的问题在1999年的调查中只有39%这么认为。事实上,收入和接受教育程度跟这样的担忧直接挂钩,也就是说:

    学历越低、越穷的人就越担心科技发展的太快

    跟不上时代的步伐。其实这样的担心也不是空穴来风,因为59%的受访者认为网络技术会给工作带来高效率,但是他们并不觉得高效率的产出跟他们所获得薪水成正比,只有35%的人承认自己的薪水因科技因素的介入而上涨,61%的工薪阶层人士其薪水是停滞不前的。或者可以这么解读他们的想法:随着技术的提升,人的劳动力被解放出来,自己的收入没有获得的主要原因是被机械设备赚去了。因此他们就觉得这样的科技进步对自己根本没有什么实际效益。

    科技的发展必然带来失业吗?

    追溯历史,曾经的“机器带来失业”的论调仿佛意味着原始人在尝试摆脱苦力劳动的时候,就在为自己无法就业埋下伏笔,但这一“诅咒机器”的论调最为典型是出现在工业革命时期。19世纪初,被称为“卢德分子”的一批人,捣毁织袜机、蒸汽动力织布机和剪切机,在当时的情况下,新的机器刚投入使用,就被手工工人破坏,厂房也被烧毁,甚至发明人的生命也受到威胁,直到英国政府出动军队平定暴乱、稳定秩序。

    ( 1779年,英国莱斯特地区,许多手工工人因为自动化机器的运用而失业,一名叫作内德·卢德的纺织工人怒砸织布机,开启了历时几年的“卢德运动”,英军甚至动用了大规模的军队才镇压住这场运动。)

    的确,工业革命处于萌芽期时,手工工业被机器大生产替代的情形相当惨烈,因此,暴乱者饿着肚子、想到明天毫无希望时,可以说他们抵制机器的行动是合乎理性的。以针织业为例,采用机器后的40年里,英国有数万名手工针织袜工及其家庭始终未能走出饥寒交迫的悲惨境地。但是,暴乱者坚信机器会永远取代人力的想法却是错的,因为到了19世纪末,针织袜业所雇佣的劳工人数比世纪初增长了至少100倍。但是到了20世纪,就像原来占整个社会绝对人数的农民现在在美国只占1%,300万美国人养活的不只是3亿美国,要知道美国可是农业大国。纺织工人只有原来的1‰不到,“机器诅咒”现在只是个笑话。

    200多年间,从蒸汽机时代发展到工业4.0时代,无论世事如何变迁,总是有人会抵制新技术带来的变化,因为新技术将夺去他们赖以生存的工作岗位。

    发生在我们身边的:

    2008至今,中国大批倒闭,曾经的性都东莞,现在日渐萧条。大批工厂的农民工失业。

    中国经济脱实向虚,于是房价逐渐高涨!

    2016年,中国的青岛、西安等城市爆发了出租车罢工事件,司机们的诉求是滴滴等专车平台抢夺了他们的饭碗,要求政府取缔互联网约车平台。同样的罢工事件不仅出现在中国,互联网约车平台优步在全球各大城市都遭到了抵制。伦敦、巴黎、纽约、雅加达、孟买,优步所到之处,抗议之声频起。抵制者,无一例外都是当地的出租车司机。

    这些和技术变革无直接关联,但是,社会的发展,随着自动化,确实不需要那么多人,二这一部分人无可避免被失业!


    每一次技术革命,必然带来新的工作岗位的出现和旧有工作的消失,就好像纺纱机器的发明大幅度减少了纺织工人的需求,通讯技术的发展泯灭了电话接线员的生存空间,个人计算机的普及降低了打字员的需求。无论人们心里有多么的不情愿,哪怕是罢工、暴乱都不能阻挡技术变革对工作本质的改变。

    未来,我们不得面对:

    无人驾驶引领未来,那司机将何去何从?[2]

    无人驾驶引影响最大应该是卡车司,在中国的卡车司机一般工资是比较高的,特别是货柜车司机,一般都有10000RMB一个月吧,这比一般的大学生工资高多了——数据自己百度去。

    在美国卡车司机的薪酬相当优厚。他们的收入相当于中产阶级水平,每年大概有四万美元。这个收入水平要高过约 46%的美国纳税人(包括结婚家庭在内)。大部分的卡车司机都没有大学文凭——这可能是美国最后一个能够拿到中产阶级薪水、却又不需要大学文凭的工作了。曾经的制造业也为众多的美国人提供了中产阶级的薪酬,但随着大部分制造业迁移到海外,这部分工人也面临着更艰难的处境,而卡车司机算是仅存的高薪蓝领工作。

    事情已经发生了变化

    机器操控卡车就意味着不需要付给司机工资——而这项支出越来越高昂,因为越来越少的人愿意做卡车司机了。一个公司可以买下一支无人驾驶的车队,从而再也无需花钱雇卡车司机。公司唯一的支出就是维护机器的费用,不需要考虑医疗保险的问题。无论如何,无人驾驶卡车都不需要停下来休息,而且相同的路程,无人驾驶能够更快到达目的地。而且自动驾驶会大大减少卡车出现事故造成的伤亡人数也,因为机器是不会有疲劳驾驶问题的,更不会分心、不会因为看手机而不看路、不会喝酒,更不会嗑药——总之,机器不会因为各种莫名其妙的原因而发生车祸,也不会增加卡车事故每年造成的伤亡人数。


    想象一下假如你生活在几十万年前。那时人的平均预期寿命很短,所掌握的技术都很原始。你得把大部分的时间花在了寻找食物上,白天空闲时在敲打岩石、发现火种、制造长矛,你花在做科学研究中的时间是几乎少到没有。但是这些探索依然称它是科学,尽管它们进展得很缓慢。


    再想象一下你回到一千年前。你几乎和周围所有的人一样是个农民。平均预期寿命仍然很短。这时你把大多数的时间都花在了种植粮食作物上,这样少数的特权阶级就根本不用去农场了。总的来说,社会日常中可以用于发明和发现的空闲时间更多了。这时科技的发展速度变快了,但还不是最快。农民的生活依然很不好。


    最后回到现在。如今你的预期寿命已经大大超过从前了。你现在有 1.5% 的机会是农民,为社会上所有其他人提供粮食,或者你有 98.5% 的可能性从事其他的行业。无论从事哪种工作,你的生活都不会太糟,Wi-Fi 信号覆盖得很好,你基本上过着以前皇室一样的生活(至少跟上面两者相比是这样的)。


    是什么把一切变成了这样呢?是科技。


    变化发生得太快

    农民被机器取代,他们变成了手工工人。手工工人被自动化的装配流水线取代,他们继续成为了计算机工程师。社会上就会有越来越多的人有时间去自由思考,创造。越来越来越多的人就能够成为艺术家,科学家或者企业家。这样能够有更多的新发明,又能够导致更多的人去自由思考等等。人类社会这样维持了几千年。


    但是这样一个新事物替代另外一个的过程往往是相当缓慢的。社会需要时间调整并适应这些所需技能的变化。事实上,极少有农民通过二次教育成为了手工劳动者,也很少有手工劳动者继续接受教育成为了计算机工程师。可能性更大的是培养他们的下一代,让下一代具有这些社会发展所需要的新技能。农民的孩子去做手工工人,工人的孩子长大成为计算机科学家。

    农村不需要这么多人——农业自动化,工业不需要这么多人—智能制造,军队更不需要这么多人——科技战争,而唯一的去路,就是服务业。服务与那群主宰设计创造的人,而设计创造以为着更高的教育投入和更多的技能培训!

    人类的进化未来变成两个种群无可避免!穷人马太效应更加显现!


    事实上我们早已经历过那个时间段: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的时候,传统制造业就开始向自动化制造业开始转型。底特律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这座城市在1900年时有三十万人口,由于汽车制造业的发展,到1950年时人口已经增长到接近两百万。但是在1950年的高峰后不久,由于一系列的管理不善,全球竞争加剧和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制造业提供的就业机会消失,人都走了。底特律遭受重创。在2012年,底特律成为美国的谋杀之都,它在2013年申请了破产。这并不是城市发展的个例:有很多曾经非常繁荣而后来又因行业的经济崩溃而衰落的国家。

    4.jpg

    从社会发展的角度看,让数百万的人能够自由的从事比较复杂的工作是一件很好的事情。让更多的人成为艺术家,科学家和企业家同样可以减少农民和手工业从事者的数量。


    让数百万的人突然都失去了他们的工作,这样的改革是相当糟糕的。社会是不太擅长于去帮助再次塑造一个人,相反只会留等他们“锈死”。我们是否应该从社会的角度出发为那些从事过时工作的人提供技能培训?


    这些问题是很重要的,我们现在必须来探讨他们。我们现在正处在技术的峭壁上,这是一个转折点,这些技术是人类历史上的农业和工业革命发展产生的,同时也是它们的竞争者。


    机器人现在能够做饭,能够从事零售行业。机器人能够学习,并且我们正在尝试着让它们学得更快。甚至有的计算机程序还能够重写自己,让自己变得更高效。最近有一个电脑程序通过了一所大学的入学考试。


    我们现在需要决定怎么去安置这批因我们开创这一先例而变得流离失所的人。社会开创了这一先例,把这些技术加入到我们的工作中后。剩下的这批人中我们需要多长时间才能改变他们的生活?


    日本著名管理学家大前研一的《赚钱力:影响你未来二十年的谋生关键》,或许能给你提供些建议。


    (1)自立谋生为面对工作关键态度


    自立谋生已成为每个人面对工作最重要的态度,这并不代表每个人都要离开公司自立门户,重点在于即使身在公司,你能否做到不依附公司而生存,并且经常问自己以下三个问题:第一,你为公司创造的利益能否超过公司给你的薪水和投放的成本?第二,在公司整体业绩低迷的时候,你能为公司做些什么?第三,如果公司明天就要倒闭,你还能找到新工作吗?


    (2)用“赚钱力”来重新定义工作


    一般企业的工作内容分为可标准化处理的”定型化工作“及无法标准化处理的”非定型化工作“。大部分的人事工作、会计业务以及客服工作均属于前者;需要自行思考、寻找创新答案的工作则属于后者,例如企划新产品、调查客户不满意度增加的原因等。企业必须先重新定义员工的工作内容,明确区分定型化工作与非定型化工作,并尽量利用信息科技和企业流程外包服务的模式处理人事、会计这些定型化工作。只有这样的改革,员工的工作效率与应变能力才会提升,才能提高“赚钱力”。


    (3)兼备硬能力与软能力


    要成为2030年仍具备竞争力的国际人才,需要两种技能。一是硬能力,包括商务职场必备的工具,例如能运用各种方式计算出企业价值等。一是软能力,例如能与不同民族、国籍、文化、语言、宗教的人沟通,进而顺利推展海外工作的能力。



    参考文章:

    [1]http://www.csdn.net/article/2015-04-09/2824431

    [2]http://geekview.baijia.baidu.com/article/322081

    http://www.jianshu.com/p/de7c546973c6


    最后在温习一遍这里最核心的一个主题:

    极少有农民通过二次教育成为了手工劳动者,也很少有手工劳动者继续接受教育成为了计算机工程师。可能性更大的是培养他们的下一代,让下一代具有这些社会发展所需要的新技能。农民的孩子去做手工工人,工人的孩子长大成为计算机科学家。

    为什么中国没有工匠精神和伟大创新者,因为就比如屌丝我,没有财务自由哪来的人身自由。在天朝这个残酷的国度,天天为生计奔波,所谓的程序,也就是码农而已!

    人类的进化未来变成两个种群无可避免!穷人马太效应更加显现!


    转载本站文章《从无人驾驶发微—人工智能潮下集体失业和社会分工的分析》,
    请注明出处:https://www.zhoulujun.cn/html/res/learning/career/7930.html